锤炼新疆干部干事创业

24.11.2014  13:14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乌鲁木齐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干部理解力、落实力、执行力,在干事创业中锻炼队伍、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干部精神状态和整体作风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复杂局面,干部敢于站出来,勇挑重担;在急难险重时刻,干部不回避、不推诿,迎难而上。干部队伍形象大为改观后,不仅干出了骄人的业绩,更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支持。

2014年11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乌鲁木齐市考察调研时指出,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市委领导班子,得益于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变革、敢于担当,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解决复杂矛盾。

加强学习型班子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的新要求。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领导干部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干部理论学习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乌鲁木齐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理论武装,着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责任意识,解放思想、变化变革的观念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做到政治坚强、意志坚定、坚韧不拔。

乌鲁木齐市委大力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合力。明确提出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必须具备“五种基本素质”“五种基本能力”“五种过硬作风”,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自治区党委常委、乌昌党委书记、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朱海仑主持全市“一把手”队伍建设座谈会时,从总揽全局、理清思路,公道用人、管好干部,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领导、善于领导,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注重学习、加强自身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改变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一年来,全市共选派344名城建、交通、园林绿化、公安交警、环保、财政金融等行业系统干部赴北京、上海两地对口部门(单位)进行“以干代训”式短期挂职培训,学习借鉴内地发达城市先进管理理念和推动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

市交通运输局挂职干部现学现用,通过学习借鉴北京市公交智能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提出建设首府公交智能管理系统,搭建由调度中心—公交车站—路况指示牌—网络—手机客户端的信息发布网络平台,为交通运输监控指挥中心提供即时可用的数据源。

争创“群众满意好班子”增强党性修养

张春贤强调:“基层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基层干部有威信,党委政府就有威信;基层干部有能力,各项工作就会有成效。

乌鲁木齐市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2014年上半年一次性解决105名社区书记主任的职级待遇;加大表现突出的社区非在编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力度,全市通过纳编转为国家干部的社区非在编人员将达2400名。最近,乌市刚刚完成市属部门单位干部、优秀社区书记(主任)双向交流任(挂)职工作。

自2009年起,乌市创造性地开展“群众满意好班子”争创活动,从2012年起将争创活动延伸到市属部门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区县所属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管委会)、乡镇,社区、村。

在创建过程中,乌鲁木齐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通过加强综合考核,促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专门进行德的正反向测评,把反分裂斗争中的政治态度和实际表现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推动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维护稳定各项措施。对当年特别是连续三年未评为“群众满意好班子”,经组织核实确实存在突出问题的,坚决进行调整或处理。五年来,已有33个党政班子被调整,19名党政主要领导被免职,19名党政主要领导被调离原单位,13名班子成员改任非领导职务或调离原单位。通过“群众满意好班子(好处室)”争创活动,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形成了党性强、作风正、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进作风建设扎实服务群众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乌鲁木齐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号召,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党政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影响基层基础巩固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党员干部按规矩办事用权的意识明显增强。

在连续两年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基础上,乌鲁木齐市2014年扎实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组建955个工作组,选派机关干部4528名到818个社区和177个村(队)开展工作,与社区(村)工作人员混合编组、走访入户、执勤巡逻,先后投入帮扶资金6335.7万元,帮扶项目779个,协调引进技术和项目146个,帮扶贫困户9458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747件。(赵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