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63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13.10.2014  17:23
  

 

  2014年秋季开学已有一段时间,学生们在敞亮的教室中接受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洗礼。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大湾片区,却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离家乡在此打工,因种种原因这群流动失学儿童而未能走进教室。日前,在当地辖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63名失学儿童顺利走进校园,开始他们新的求学生涯。

  “失学儿童”这一话题在我国一直被大家所关注。因交不起“借读费”“赞助费”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学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等诸多方面都会导致儿童失学现象加剧。

  据乌鲁木齐市大湾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李平介绍说,大湾片区流动人口特别多,占到总人口的73.2%.这些人大部分属于低收入群体,生活艰难,儿童失学率比较高。截至目前,2014年秋季学年大湾片区共协调片区63名来自疆内各地州流动到本地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其中30名孩子被安置在65中附小,33名孩子被安排在126小学。

  将失学儿童送进学校并非一件易事,为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大湾片区管委会行社科教育专干李平和同事在辖区内走街串巷,只要看到房子就上前敲门。花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对管委会下辖的五个社区的适龄儿童上学情况排查登记完毕。随后,便开始帮助失学儿童联系学校,让他们进入附近学校就读。但由于这些失学儿童没有本地户口、幼儿园证明或者小学毕业证明等,依照学校规定是不能接收的。他们就与校方积极协调。“上学难,事情不好办。我们曾经动摇过,但看到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眼神,有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克服。”李平说。

  家住在乌鲁木齐清水沟路面476号103室的流动失学儿童图妮萨古丽·阿力木今年又重返校园,谈及重新回到校园,她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她说:“一年多了我在老家没有上学,现在来了乌鲁木齐要是没有片区工作人员的帮助,肯定还是要留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今年我13岁了,我就是想上学,学更多的本领,长大后我要用学到的知识去改变生活现状,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学习机会,感谢那些无私帮助我的人。

  大湾片区党工委书记马彦召对记者说:“大湾片区帮助这些流动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了‘暖小家、保大家’。同时,片区每个家庭孩子的就学率和片区的稳定是成正比的,孩子的事办好了片区的稳定也得到了有力保障。

  图说:乌鲁木齐市盐化社区今年流动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后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心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