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前代表调研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状况

17.12.2014  14:05

  (记者 何超)“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同样也是听证会代表所遵守的原则,15日,在听证会召开的前一天,22名各界代表实地调研乌鲁木齐水资源状况,“既然成了听证会代表,我们肯定希望提出更加理性、建设性意见,行使好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代表李博说。

  当天22名各界代表先后前往乌拉泊水库、柴窝堡湖、柴窝堡水厂、500水库、甘泉堡第一水厂、500扬水工程1号泵站等6个地点进行实地调研。

  在乌拉泊水厂,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乌鲁木齐市区主要供水的乌拉泊水库、红雁池水库、大西沟水库,截止到12月15日,三库蓄水总量为3737万方,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同期是6617万方,同比减少2880万方。

  这一数字立即引来了各界代表的议论,“如果不来,我真不知道我们的蓄水量减少了这么多,以后一定要号召身边的亲人朋友注重节约用水。”消费者代表高志忠说。

  在柴窝堡湖,当代表们看到几近干涸的湖面,无不表示痛心,“柴窝堡湖以前水域特别广阔,现在水域减少了三分之一,以前我站的这个地方就是水面,你看看现在……”经营企业代表陈平说,他脚下的土地虽然被冰雪覆盖,但已然是干裂的土地,放眼望向前方,很难找出水面的具体位置。

  “原来自来水生产这么麻烦。”当天下午,在甘泉堡第一水厂的生产车间,高志忠了解到,源水是通过取水管道进入车间,经过澄清、过滤、加氯、加压等一系列的复杂程序,最终变成达标的自来水,通过管道并入城市供水管网,从而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

  当晚7点,在最后一站500扬水工程1号泵房,机器依旧在运转,这里是城市北水南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500水库海拔较低,而供水区域海拔较高,为能够保证供水,必须要对生产出的自来水进行加压。”水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道。

  经过了实地调研,代表们对于乌鲁木齐的水资源状况、水生产、供水环节有了真切的认识,“以前我也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调水价,这次实地调研之后,才体会到了水资源的紧缺和供水企业的经营压力,所以为了更好地保障整个城市的用水安全,我赞成对水价进行调整。”李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