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现行价格售每吨水亏近一块钱

17.12.2014  14:05

    水业集团:调价后的微利短期内将被抵消

  (记者 何超 夏莉涓)记者从乌市发改委及乌鲁木齐水业集团了解到,按现行的价格水业集团销售的每一吨水都在“赔钱”。

  按照《城市供水办法》中规定“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然而实际情况是,乌鲁木齐水业集团运营3年来并没有取得盈利。

  “我们3年累计亏损3.14亿元,主要原因是因为水价和成本产生了倒挂现象。”12月16日,在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价格听证会上,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魁梧说。

  那么生产一吨水的成本是多少?为什么会产生亏损?每吨水究竟亏了多少钱?调价后水业集团能盈利吗?

  

   两个原因造成水价成本倒挂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发改委了解到,以2013年为例,当年每生产一吨水成本为2.33元,而城市六类用水的实际售水平均价格为一吨1.37元,水价成本倒挂。“这意味着每销售一吨水就亏损0.96元,将近一块钱。”王魁梧说。

  对于产生亏损的原因,王魁梧认为,首先是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服务人口急剧增加。

  王魁梧进一步解释称,城市规模扩大,服务人口骤增之后,供水配套设施就必须要跟上,2005年,供水基础设施投入固定资产为10.59亿元,到了2013年增至31.08亿元,新建了大批水厂、蓄水池、应急井群,并且投入了2800万元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另一个原因,王魁梧认为是物价的上涨,致使制水成本增加,“电费、液氯、闸阀、井盖、球墨铸铁管等产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

  “因为上述原因,在现行的价格标准下,我们每销售一吨水都在亏损。”王魁梧说。

    微利也就持续两到三年

  制水成本的不断增加,无疑加剧了这种亏损状况,乌鲁木齐市发改委副主任马怀新介绍,2011年供水成本(含税)为1.62元/立方米,2012年增加到1.73元/立方米、2013年直接增加到了2.33元/立方米,价格倒挂现象在加剧。

  王魁梧介绍,自2011年至2013年,3年间,水业集团共为乌市供水5.97亿立方米,总的供水成本为10.66亿元,亏损了3.14亿元。

  其中,2013年售水总量为2.11亿立方米,企业直接亏损1.91亿元。

  王魁梧说,因为亏损严重,难以维持企业基本生产运行和提供服务保障的费用支撑。

  按照《城市供水办法》中规定“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考虑到这一现实原因,此次调价方案以6%的净资产利润率进行了测算。“如果按照调价方案实行,水业集团将获得微利,但是这种微利也就持续两到3年。”王魁梧说。

  这一点记者从乌市发改委得到确认,马怀新介绍,由于城市迅猛扩张,为了支撑城市发展,解决城市规划新区供水水源问题,乌市实施了“500”扬水工程,“按照2013年日供扬水水量7万方测算,一立方米扬水的综合成本为3.57元(含税),成本非常高。”王魁梧说。

  随着城市的发展,“500”扬水工程的日供水量逐步在扩大,“调价方案带给水业集团的微薄盈利很快会被扬水工程的水价倒挂所抵消。”王魁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