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兰新线——写在兰新高铁乌哈段通车之际(下)

17.11.2014  10:36

  兰新高铁,这条横贯戈壁大漠的钢铁长虹,以凌空飞跃的雄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投资1435亿元的大工程,自2009年11月4日开建,到2014年11月16日开通,历时60个月。兰新高铁新疆段的建设者们,高标准起步、高要求运作、高质量完成、高速度推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建造出这条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距离最长的高铁。

  这项工程,不仅是新疆各族人民的骄傲,更是铁路建设者的骄傲,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使兰新高铁真正成为造福一方的希望之路、发展之路、幸福之路。

   10万“铁军”架起钢铁彩虹

  兰新高铁新疆段位于世界上风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期间要穿过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总长度460多公里。沿线大部分为戈壁无人区,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极大,有效施工期每年仅有7个月。

  夏天,头顶烈日;冬天,脚踏冰雪。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全身心投入到建设中,全部参建人员达到10万人次,施工高峰时,作业现场有4万多建设者昼夜奋战。他们凭着“任尔戈壁狂风飞沙走石,看我铁军昂首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在戈壁荒漠摆开战场,打造抵御强风的“现代长城”。

  2012年9月20日,兰新高铁新疆段主要控制性工程——白杨河大桥主体工程竣工;

  2012年11月26日,兰新高铁新疆段“咽喉”工程——达坂城隧道全线贯通;

  2013年7月30日,国内在建高速铁路中最大规模防风工程——兰新高铁防风工程全部完工;

  2013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新疆段全线贯通。

  一根根钢筋,一抔抔混凝土,一个个桥墩,一片片箱梁,一项项浩大的铁路工程,从一点一滴的工程细节中积累起来,最终成就兰新高铁线上的一项项优质工程。

  工程建设期间,担当建设管理任务的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坚持质量安全“零容忍”,采取红牌、黄牌、灰牌和绿牌的奖惩办法。最严重的红牌处罚是直接将建设单位清退出场,包括参与工程监督的监理人员。5年来,该公司对施工监理单位共下发红牌3张、黄牌179张、灰牌220张、绿牌77张,还对部分不合格工程推倒重来,炸掉重建。

  从项目建议、批复、设计、招标、拆迁、建设……兰新高铁从无到有、从孕育到发展,自治区、中国铁路总公司、乌鲁木齐铁路局等各级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推进建设速度。

  在兰新高铁通车前的各类检查中,经过对8.16万个点的沉降观测,全线路基均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全线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合格率100%;未发生任何质量责任事故和较大安全责任事故。

   462公里防风工程世界称奇

  高铁和传统铁路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见识过高铁的人会说,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无砟轨道板,替代了原来的碎石道砟。然而在兰新高铁,这种变化只是“表面现象”。

  “无砟轨道施工对测量要求精度是千分之六,相当于头发丝的六分之一。”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马西章形象地说,对待它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晒着、冻着、渴着。即便是在正常的施工季节,(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施工时也必须给无砟轨道盖上遮阳棚,而且还需进行养生液、塑料膜、土工布、棉被等多层防护,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大量使用棉被,一度造成哈密市等周边城镇棉被脱销。

  特殊环境造就特殊工程。兰新高铁建设者要克服的干扰,还有四大风区“独一无二”的大风。由于高铁速度高,大风对铁路运营的威胁远甚于既有铁路。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攻关夺隘,在充分运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提出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干旱风沙地区混凝土质量控制、无砟轨道技术、防风技术以及沙害防治等5个科研课题,破解了高铁建设的一道道难题。

  其中,新疆境内长达462公里的防风工程,占新疆段线路总长65%,其规模在世界高铁在建工程中位居首位;挡风墙、防风明洞、挡风屏三大技术应用世界领先;百里风区核心区域防风明洞工程属于世界首创。

  防风工程最大限度解决了大风对铁路运输的干扰,当风速不大于每秒30米时(约11级),高速列车可以每小时200—250公里速度运行,在不大于40米时(约13级),仍可以每小时120公里速度运行。也就是说,飞驰在新疆高铁上的动车完全可以在不降速的情况下,抵御11级大风。同时停轮天数也将大幅减少。

  有了平顺的轨道和接触网,还要有高速的列车。极具现代感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也成为兰新高铁的一道“风景线”。

  此次投入兰新高铁新疆段运营的CRH5型动车组,是我国诞生的首批高速动车组,也是我国唯一可以在不同气候带连续运营的时速250公里速度等级动车组。

  更多的开拓创新,还出现在兰新高铁的建设施工中。

  兰新高铁建设难免要跨越交通通道,为避免建设影响地面交通,横跨连霍高速公路的两座转体拱桥诞生了——它们先由工人们在通车的公路两边预制,然后在千斤顶和机械的牵引下转身合龙,被誉为“全国最大旋角转体桥”。

  面对新疆独有的穿越哈密、吐鲁番境内的坎儿井,工程技术人员有意设计桥梁跨越,并投入巨资在井中专门设计卵形防护涵,起到对文化古迹的保护作用,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称赞。

   体检医生”巡诊高铁17.8万公里

  2014年5月12日,兰新高铁开启全线送电序幕;紧接着,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开始。

  “联调联试是对兰新高铁线路、设备性能的全面检测、试验及调试,也是事关新疆高铁能否早日开通运营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兰新高铁联调联试现场指挥部指挥长杨毅说。

  完善的制度是确保联调联试开展的基础。多部门合作、多工种衔接让来自车、机、工、电等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首次以集团方式“作战”。在办公室内,在会场上,人们反复琢磨每一条规定。“鸡蛋里挑骨头在这里不是贬义,而是为了不让新疆高铁在联调联试中出纰漏。”副指挥长韩英说。

  一本厚厚的《兰新高铁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及运行试验大纲》,历经各业务处专业技术人员三次集中研讨,无数次对接修订,实现了从“1.0版”到“5.0版”的不断升级。

  5月25日12时15分,经过地面测点布置、检测车上线检测等诸多准备,“和谐号”动车检测车正式上线试跑。兰新高铁乌铁局管段联调联试正式拉开帷幕。

  850公里,130天,从单列动车试跑到双列逐级提速试验,从CRH2到CRH5,这些“体检医生”们在兰新高铁新疆段往返奔波、反复测试。线路轨道是否达标合格、接触网是否正常供电、信号设备是否显示准确……他们的每一项试验都必须有精确的数据,因为这将是今后动车安全运行的技术依据。

  联调联试期间,来自工务、电务、供电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站场内,联合为高铁“夜间诊疗”已是常态,发现高铁线路及设备存在的问题,都要在夜间及时解决。

  高速行驶的动车穿隧道、越戈壁,隧道内负压、长时间高速运行,对人员的精力和体力都是艰巨考验。有时候,动车一天要在高铁线上往返“奔跑”十几趟,但是参与试验的人们依然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次测试。

  从5月25日至10月1日,这些兰新高铁的“体检医生”们进行了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客运服务、列车空气动力学、桥梁动力性能等多项测试及设备调整优化,为高速铁路进行全面 “体检”,累计试验里程17.8万公里,保证了兰新高铁运营的安全稳定。

  9月中旬,兰新高铁新疆段工程顺利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初步验收委员会的验收,各族群众“坐上高铁到新疆,夙愿梦圆在天山”成为现实。(本报记者 袁蕾)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
开门迎客,商户都在忙些啥——乌鲁木齐街头见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11月中国新疆网
“大白”志愿者:向“疫”而行 护佑健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连日来,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