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演出机制让新疆各族群众尽享文化发展成果

26.08.2015  11:18
辉煌60年·新疆文艺繁荣发展

政府购买演出机制让各族群众尽享文化发展成果

  编者按:当我们感叹新疆人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这其中政府购买演出机制发挥的作用。通过记者的梳理,我们清楚地看到,为让各族群众尽享文化发展成果,政府购买演出机制从2011年实施以来的情况和催生的成果。它就像一个催化剂,激发了新疆各级艺术院团深入基层演出的积极性,助推了一批艺术精品的诞生,盘活了一批广受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催生了一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与此同时,它更激起了新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基层百姓的参与热情。这些都在为新疆文艺繁荣发展奠定着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不断实施,更多更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会源源不断地涌现,给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更绚丽的色彩。

  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开票仪式启动后,在售票窗口出现了一位乌鲁木齐市民拿3000元钱买票,一位舞蹈爱好者一口气买下14张门票的场景,和往届一样,本届舞蹈节的票价依然走的是亲民路线。观众不知,这80元到260元不等的惠民票价背后,有一张门票550多元的补贴,这个补贴来源于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大力实施。

  而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也只是新疆众多得益于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活动之一。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政府购买演出机制开始在新疆实施,一大批品牌文化活动相继诞生,一大批文化艺术作品相继出产,新疆大地上欢歌起舞,鼓瑟悠扬。

  舞台艺术精品与群众文化品牌交相辉映

  2011年,“政府购买演出机制”这个新词汇在新疆重点文化民生项目中出现。很快,自治区财政补贴2160万元,建立了地县两级国有文艺院团政府购买演出机制。

  在维持现有经费保障渠道不变的基础上,地县两级艺术表演团体按规定完成每年60—80场公益性演出任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分别给予20—25万元的经费补贴,最直接的成效就是推动地县两级艺术院团每年下基层演出超过8000场。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又设立了800万元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扶持资金,面向全疆对常态性文艺创作进行扶持。颇受群众喜爱的歌舞剧《情暖天山》获得120万元补助,主题晚会《金色木卡姆》获得25万元补助。

  2014年,自治区又投入400万元,首次将区级艺术院团纳入自治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当中。

  区地县三级国有文艺院团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初步建立,让优秀文化艺术下基层真正得以落地,新疆各级艺术院团走进田间地头,来到寻常百姓家门口演出开始成为常态。仅2014年,新疆艺术剧院先后赴基层乡村完成文化惠民演出521场,观众人数超过40万,带动地县两级文艺院团惠民演出,惠及600多万各族群众。

  资金的投入,不仅盘活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等一大批广受群众喜爱的活动,也催生了新疆“群星耀天山”音乐、舞蹈大赛,“新歌唱新疆”等一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诞生。“千场演出送基层”、“三下乡”、“四进社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也走到了老百姓的身边,这些活动在基层累计免费演出5000余场次。其间,舞蹈、赛马、刁羊、秧歌、篮球等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队伍先后在全区农村组建了起来。

  5年中,政府购买演出政策的实施,让参与创作编排的文艺工作者的热情竞相迸发,一大批思想内容好、艺术特色浓、有市场潜力的舞台艺术精品诞生,这些作品包括大型歌舞《大美新疆》、《舞动天山》、《万方乐奏》,话剧《大巴扎》,音乐诗剧《好人阿里木》,哈萨克歌舞诗《阿嘎加依》,新疆曲子剧《哈哈泉子的户儿家》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获得了全国“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大奖特别奖”、“白玉兰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等国家级奖项。

  激起文艺工作者和基层百姓的参与热情

  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实施激发了各族文艺工作者投身基层演出活动的热情。喀什地区疏勒县文工团舞蹈演员买买提艾力·卡米里告诉记者:“以前下乡演出,费用都要东挪西凑,不仅没有补助还要自己掏腰包解决吃饭问题,演员积极性不高,甚至把演出当成硬任务。现在有了补助,下乡演出的费用得到保障,我们演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好剧目不断涌现,演员的演出热情不断提高,精品剧目免费走向基层的频率越来越高。于是,在阿克苏地区的田间地头、在喀什地区的巴扎集市、在和田地区和克州农村临时搭建的演出场地上,就出现了举着输液吊瓶看演出,随着十二木卡姆音乐扔掉拐杖跳起舞,追着演出车送水果、送鸡蛋的感人场面。

  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实施,让文化艺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逐渐凸显,更为可喜的是,这一政策的实施,点燃了基层文化艺术创作的热情,基层百姓成为掀起新疆文化艺术热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4年11月28日,在新疆电视台演播大厅内,“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优秀作品展演暨颁奖典礼举行。大厅内欢笑声和哭泣声起起落落,演员和观众的情绪和每一个小品的情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去极端化”新疆农民小品大赛有这样强的感染力,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李庆明将这归功于政府购买演出机制的实施。李庆明说:“5年来,每年2000多万元政府购买演出经费的投入,让区地县三级国有文艺院团下基层免费演出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些虽久居乡野但热爱文化的民间文化能人、民间艺人、草根明星也开始投入到了创作工作当中,在传播先进文化、活跃基层文化、增强基层文化艺术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6月27日,昌吉州呼图壁县文化馆不大的舞台上,呼图壁县文化馆“笑笑艺术团”在排练新疆曲子《呼图壁春城换新颜》,二十里店镇头工村农民在排练曲子剧《阿同汗》,两个小姑娘在老师的伴奏下练习传统小曲子《卖水》,还有一拨人在排练现代歌舞。呼图壁县文广局局长程勇告诉记者:“过去我们搞一场大型演出,从选演员、编排到服装道具,要忙两三个月,一年顶多搞三四场大型演出,还忙得团团转。现在在我们县参加文艺排演的人太多,文化馆的时间表从早到晚排得满满当当。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