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连续7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9.07.2015  12:54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昨日,铿锵有力的歌声响彻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五楼多功能厅,歌声为被命名的双拥模范城(县、区)和受表彰的模范单位、个人响起,唱出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英雄气概。
              新疆是一片美丽的热土,也是一片涌动双拥热潮的沃土。60年来的风雨历程中,各族群众与子弟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扎根新疆、保卫新疆、建设新疆,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的时代颂歌,树起了一座座军政军民和民族团结的历史丰碑。
              身披绶带,红花映衬笑脸,56个双拥模范城(县、区)、120个模范单位和120名模范个人,接受着人们的祝贺。他们的先进事迹,是各族军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和真实反映。
              2012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共接收退役士兵2162人,安置2075人,并在全疆率先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共征集新兵2821人,去年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个大学生征集比例达到上级规定40%要求的省会城市;全市每年用于民兵训练、执勤、战备建设的资金达3000万元以上……表彰大会上,作为被命名的双拥模范城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伊力哈木•沙比尔用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反映了乌鲁木齐光荣的双拥传统。
            作为连续7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的城市,在乌鲁木齐,民拥军、军爱民早已深入人心。迎宾北一路社区居民方丽,30多年前曾遭遇车祸,是三名边防战士献血救了她,牢记这份恩情,从2003年至今,她常常在业余时间制作爱心鞋垫送给战士们,老兵退伍和建军节时,她都要到部队为战士们义务理发,有时还约上姐妹们为战士们做上一顿可口的新疆饭。在首府还有很多很多“方丽”,用微薄力量经营拥军事业。
          回报人民深情,驻乌鲁木齐各部队坚持驻乌爱乌建乌稳乌,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驻地新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便民助民、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等活动,特别是面对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势,圆满完成巡逻执勤、维稳处突等任务,为首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从乌鲁木齐到哈密、到喀什、到和田、到阿勒泰,今日的天山南北,到处盛开着鲜艳绚丽的双拥之花,到处回荡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颂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69216部队部队长奚伟此次被评为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个人,他所在的部队被评为自治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47年来,69216部队积极与驻地喀什地区疏勒县巴仁乡十六村接力搞共建、合力谋发展、全力固边疆,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十六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事实证明,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满腔热情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换得真心,赢得真情,巩固发展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奚伟深有感触地说。
            兰州军区副政委石晓表示:“新疆双拥工作的生动实践再次证明,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始终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以此次命名表彰大会为新起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真心热爱新疆各族人民,不断密切党和军队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凝聚起建设美好新疆的强大力量。
            双拥光荣传统历久弥新。和衷共济,续写军爱民、民拥军的新篇章,各级党政和驻疆部队态度坚决、信心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