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新疆人】宁照宇:向着新疆的脚步永远停不下

08.01.2016  12:05

宁照宇工作照。宁照宇供图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阿比拜报道)“无论世界有多大,新疆永远是我家。”年逾花甲的宁照宇这样说。新疆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沿袭丝绸之路的沉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不论自然风光还是文化渊源,都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宁照宇就是新疆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位典型代表。34年间,她不停息地奔走在拍片现场。

再次点燃创作激情

宁照宇直到现在还记得2015年在慕士塔格峰下拍摄的情景。

那次拍摄点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曲曼遗址。演员们重现了2000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况。

很多人还记得,当时宁照宇激动地在现场说:“拍活了,真正地拍活了。这种拍摄太有说服力,用事实和真实存在的遗址来证明喀什地区自古至今的变化!真的太好了!

这已经是宁照宇2015年第三次来到帕米尔高原。她和这片土地有着割舍不下的情感。虽然她已经60多岁了,但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也阻挡不了她追求艺术的激情。

2015年,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定居北京的宁照宇义不容辞地接下了喀什新形象宣传片的拍摄任务。在国家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后,喀什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而新的历史时期,喀什将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呢?

宁照宇的创作激情又一次被点燃:“我们作为影视人,有责任重新来梳理历史。重新站在新的角度,站在现当代的角度来思考喀什。

宁照宇两岁随父母定居喀什。即便在40岁时离开这里,可喀什的一草一木、哪怕是风中所夹带的沙粒,都充满着属于她的回忆。

还有沉甸甸的友情。这一次的拍摄让“铁三角”组合又聚首喀什。宁照宇笑着说:“他们都一直开玩笑说我们三个是‘铁三角’,包括新疆电视台著名纪录片摄影何明和一级演员达力·买提胡夏力。

宁照宇三人结缘于1990年。当初,何明与达力合作拍摄了《太阳部族》,宁照宇与何明合作拍摄了《亚心牧羊人》(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大奖;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奖、新疆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直到2000年,他们三个人一口气合作了《恰萨古城》(中国古镇系列二等奖);《掀起你的盖头来》(全国城市杯一等奖);《阿迪力的天空》(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接下来的日子里有了《驮工日记》(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入选乌克兰反法西斯国际电影节);《刀郎乐人》(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最佳导演奖、并入选半岛国际电视纪录片节);《一百年前的探险日记》(荣获中国国产历史纪录片优秀奖,世界山地纪录片节优秀奖,中国纪录片优秀导演奖);《天堂的摇篮》(荣获中国纪录片优秀导演奖,金帆奖一等奖)。

经过了岁月的磨砺,“铁三角”的友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宁照宇说:“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就是付出所有的代价,都无怨无悔。

拍《驮工日记》的那些日子

在这些作品中,最让他们难忘的还是2004年拍摄《驮工日记》的帕米尔之行。在创作经费匮乏的情况下,还要克服最艰苦的自然环境,甚至在拍片过程中经历了生死考验。

驮工日记》讲述了1942年,在法西斯德国的攻势下,苏联断绝了对我国的物资援助。1944年初秋,在几名汉族青年的号召下,喀什、和田、克州三地筹集了1000余峰(匹头)骆驼、马和牦牛,招募了180多名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同胞开始了驮运6000个汽车轮胎的任务。他们翻越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运回了我国抗日急需的物资。55天后,这些朴实的新疆各民族汉子,有超过10%的人再也没有回来,那是生命的运送。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次会议上,关于新疆驼工的资料,立刻引起了宁照宇的注意。

这样一段濒临遗忘的历史,记载着新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宁照宇决定拍摄一部片子,这就是后来的《驮工日记》。为了真实再现那些荡气回肠的历史场景,宁照宇带着数十名驼工后人组成的驼队,还有3名摄制组成员,决心重走当年的道路。

宁照宇说:“海拔4000米的时候,蓝天白云,其实是可以拍的。但是我想让观众感受到,恶劣的气候下人们抗战的决心——大义凛然悲壮地拉运抗战物资的决心。那就应该是另一种天气,不能是蓝天白云这样的。”于是摄制组继续向高海拔地区挺进,直到来到海拔6700米的桑珠达坂,天气突变。

何明回忆说:“先是浓云,紧接着起风,紧接着飘小雪,紧接着霹雷,下着雪带雨就是很复杂的天气,竟然还有雷电在高原上,我是第一次在高原上见到霹雷的。

宁照宇和摄制组满心欢喜,完全顾不上高原反应和寒冷,还在来回奔走。殊不知她的身体已经透支到了极限。

达力回忆,她的嘴唇就是紫罗兰一样的颜色,脸色全部是黑色的,这种状态很危险。

宁照宇连续拍摄了8个小时。当时高山反应非常重,她就偷着吃药。等拍摄一结束,下到海拔4000米的休息点时,宁照宇出事了。宁照宇的思绪回到了过去:“我想去方便一下,就在这个石头房子不到十米的地方有一块大石头,我就想在那个石头后面遮挡一下,就这十米走不过去,一步也走不动。我觉得我的腿就好像被绑住了一样,然后我就一点一点地挪,挪过去。

大家在喝奶茶,左等右等人不回来,才意识到:坏事了。

从那以后,宁照宇的心脏就出现了问题,药也就一直没有停过。

驮工日记》大获成功。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这部作品的制作经费只有3万元,宁照宇、何明和达力都没有报酬。

相濡以沫民族情深

宁照宇回到了故乡喀什。她说:“这里现在变化非常大,我就在这儿长大的。以前这都是平房,沿着这个高坡都是平房。

忆起过去,宁照宇说:“我还记得小时候我家的保姆是维吾尔族,我的邻居是维吾尔族,我的母亲在身体状况不太好的时候,是维吾尔族老大爷天天来帮助她挑水劈柴,我们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没有民族的概念。

已经80岁高龄的买买提·尤努斯大爷听说宁照宇回来了,一定要让她去家里坐坐,大爷的心里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希望这次见面一定要实现。

两人握着手,满含热泪。1997年,宁照宇在拍摄纪录片《赶巴扎》时与买买提·尤努斯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买买提大爷一家最困难的时刻,是宁照宇和家人向他们伸出援手,日积月累的情感,将两家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大爷一直将宁照宇视作自己的女儿。如今,喀什城市扩建征地补偿分给大爷三套新房,他的两个儿子一人一套,作为女儿,大爷一定要给宁照宇留一套。

宁照宇感慨地说:“把房子给我,是真正把我当成他自己的女儿一样,这个我很感动。这房子,我回来的时候我住,但是我不能要。

宁照宇不仅仅是买买提爸爸的女儿,也是喀什的女儿。她无以回报家乡的乡亲父老,倾尽全力把自己对家乡的深情全部融入作品当中。

在2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中,宇照宇尤其关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并力求为观众呈现真实的新疆、真诚的新疆人民。

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宁照宇,她就好像一个钟摆,什么时候发条断了,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