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疆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实录

24.10.2014  00:35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天山网讯(记者朱凯莉摄影报道)10月23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联合召开2014年前三季度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冯力、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潘玉珍在会上答记者问。

    记者:请问新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冯力:前三季度,新疆经济的运行态势可以用“总体平稳、稳中趋缓”来概括。前三季度,新疆GDP同比增长9.8%,全国是7.4%,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市第5位,应该说是一个不低的速度。自2011年以来,全国GDP增速进入一位数增长,从9.3%一直到现在的7.4%。在此期间,新疆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11年增长12%,到2014年前三季度的9.8%,首次进入一位数增长。

    虽然前三季度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2014年以来,新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就业,不断增加社会公益性岗位等,就业人数稳步增长。据自治区人社厅统计,1至9月,全区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7%。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以内。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4%,为五年来最低涨幅。2014年农业生产形势不错,增长6.8%,夏粮产量连续四年实现增长,畜牧业生产平稳,肉类、蛋和牛奶产量保持增长,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长10.0%,增速达到2位数。第三产业成为经济运行的新亮点。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比第二产业增速快0.9个百分点。

    关于前三季度增长速度为什么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压缩了企业盈利的空间。最近,国际石油价格下降至每桶80美元,比6月份下降近30%,对新疆工业生产影响很大。一些传统产业市场趋于饱和,企业效益下降,亏损增加。整个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负增长(新疆29个月),也是产能过剩矛盾的体现。二是房地产业回落,影响至相关产业,如钢材、水泥、建筑业等下降幅度较大。三是连续几年高增长,对比基数较大,也影响到2014年增速。

    目前,全区经济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能源大通道等,经济增长基本动力依然强劲,一些政策效应也会逐步显现,新疆经济仍然会运行在快速增长的通道中。

    记者:前三季度,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8%,就全国而言,也是一个较高的增速。您能否介绍一个前三季度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的亮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

    冯力: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连年高速增长,成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第一动力。2011年至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14年前三季度,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8%,仍居全国前三位。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地方项目投资居主导地位,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80%;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前三季度增长61%。主要投向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及电信、广电、卫生传输等基础设施。由于受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一些回落。前三季度投资增速比2013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应该说是高位回落。一是新开工项目减少,二是投资到位资金持续下滑。一些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大幅下降。如:水泥下降5.9%,钢材下降49.2%。

    前三季度,房地产投资、销售增速下滑。全区房地产投资虽然增长23.2%,但增速比2013年同期回落21.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比2013年同期下降25.3%和17.1%。

    总体来看,新疆仍处于依靠投资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阶段,今后,要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在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为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添动力。

    记者:一直以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备受重视。您能否介绍一下前三季度新疆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冯力: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随着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3年同期增长12.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增长趋稳,餐饮业增速回升。2013年以来公款消费得到抑制,餐饮业特别是高档宾馆酒楼消费下降,2014年居民在外用餐人数增加,民间餐饮消费较快增长。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大宗消费品拉动作用减弱,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全区消费市场增长乏力。如前三季度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6个百分点,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1%,比一季度回落8.4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家电、家具等消费增速也有所回落。

    针对区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和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每季度都要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情况看,前三个季度的物价涨幅稳中趋降,并且9月份涨幅仅为1.9%,请问产生这些积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潘玉珍:2014年前九个月,新疆物价总水平稳中趋降。特别是9月份,涨幅仅为1.9%,五年来首次下破“2.0%”。前三季度2.4%的物价水平,是近年来控价形势向好的体现。2014年自治区和各级政府有的放矢,采取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粮、油、肉、蛋、奶、菜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消费品的投放和监管力度。2014年前九个月新疆物价涨幅已经下降到全国第八位,完成年初确定的控价目标已无悬念,实现预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财政补贴,直接稳控物价。

    在生产领域,落实农牧业补贴政策。2014年自治区继续执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安排粮食直补资金11.14亿元、农资综直补资金18.96亿元。粮食直补资金8.82亿元。同时,自治区继续实施肉羊肉牛生产发展奖补政策,落实补助资金1.48亿元、中央预算补贴肉羊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资金1.2亿元以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4.1亿元。补贴政策的落实,有效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稳控物价奠定了生产基础。在流通环节,采取形式多样补贴措施。一是实施蔬菜直供和运费补贴,稳控购进价格。2014年,自治区继续实施“惠农利民”蔬菜运输补贴计划,财政安排3000万元蔬菜运费补贴资金。截至目前,已实际下达各地2000万元,达到了让农民增收、市民受益的目的。二是继续补贴便民服务直销点,降低流通费用。2014年,各地继续采取减免基本费用、减免税收、减免管理费等方式,加大对便民服务直销点的补贴力度,全疆增加便民服务直销点200家,总数量已经达到1600余家;便民服务直销点销售价格也由一级批发市场加价30%下降到20%左右,对蔬菜、肉类价格涨幅的回落起到了一定的下拉作用。三是实行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油价补贴。2014年,新疆已争取到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7.3亿元。前三季度自治区已下达城市公交3.8亿元、农村客运4.5亿元,有效缓解油价上涨对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带来的影响,对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涨幅的回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消费终端,继续启动价格补贴机制。2014年以来,自治区继续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全区230万城乡困难群众价格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减少了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因物价上涨受到的冲击。

    其次,政府储备物资,间接稳定物价。

    粮油储备充裕。目前新疆各地州储备库(点)粮食、食用油储备库存充裕,如遇粮油价格大幅上涨,能够迅速投放市场,起到平抑物价作用。

    牛羊肉储备稳定。2014年,自治区地方储备肉规模继续保持在10000吨以上,自治区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对储备肉的费用予以补贴,有效保障了重大节假日期间肉食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2014年前九个月,新疆的牛羊肉价格涨幅仅为6.8%和1.5%。农资储备合理。2014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1875万元,用于化肥储备,250万元用于农药储备补贴。发挥了农资储备稳定器的作用,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再次,政府加强监管,维护流通秩序。

    2014年,自治区开展了多级次的涉农、电力、教育、医疗、商品房、交通、旅游等行业的价格专项检查,并在节假日期间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1-8月份,全疆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1800余起,查处力度明显增强。

    记者:从刚才发布的数据看,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3.7%,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位居全国前茅,您对此有何解读?对全年的收入形势您有何看法?

    潘玉珍: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贯彻“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连续第五年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实施了25类150项重点民生工程,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启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活动,有力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加。前三季度新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0.37元,同比名义增长10.5%,增速居全国之首,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2.95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增速位居全国第二,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扩大就业,如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公益性岗位工资、部分企业工资提高以及对 “三民”工作组员的足额发放了生活补贴等支撑了工资性收入增长9.0%,二是小微企业减负力度加大,居民服务行业小微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收益增加,带动城镇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10.1%;三是出租房价格上涨以及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业不断推出理财产品,有效扩充了城镇居民的财产收入来源,拉动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10.3%;四是因提高企业离退休金、“五七工”收入,以及各地加大社会救济和补助力度等政策性因素的带动,推动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17.4%。

    农民收入增长主要因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用工标准、农村干部基本报酬,以及农村“四老”人员生活补助标准提高等因素,带动工资性收入增长22%;二是林业、牧业以及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拉动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长28.9%;三是土地流转,农村居民转让土地经营权收入和出租机械等收入的增加带动人均财产性净收入增长7.2%。

    综合施策,保持增长,缩小差距。2014年前三季度,新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国之首,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全国第二。这两个增速的排位表明2014年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收入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在观察“增速”这个相对数的同时,我们还需观察城乡居民收入“总量”这个绝对数。从收入总量看,前三季度新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排在全国第25位,农村居民为末位(农村居民收入居末位主要是由于未到农作物收获期,排在全国28位左右),同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新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基数小,目前的这个高增速是在低水平、低起点上实现的。因此,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速,才能不断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一方面要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改革步伐。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快南疆四地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南疆发展,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目前,南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成为制约新疆全体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瓶颈,唯有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南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南疆各族群众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才能缩小城乡之间、南北疆之间的差距,实现全疆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进而缩小与其他省市区的差距。

    展望全年,增收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上半年均呈现回落,分别回落1个和0.8个百分点。全年来讲,农村居民增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2014年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整体趋降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农民转移就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也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挑战。此外,2014年新疆试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因棉花收购价格下降,价格补贴尚未到位等因素,棉农实际收入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要加强对棉花销售以及棉花目标补贴政策实施等环节的监控,保证棉花补贴及时足额到位,以保护棉农利益,确保农民增收。

自治区商务厅召开“八·一”复转军人座谈会
      在第91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商务厅
自治区商务厅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
  为隆重纪念建党97周年,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商务厅
商务厅举办2018年度外经贸政策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商务厅
自治区商务厅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
      为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商务厅
2018年上半年我区汽车市场基本情况
    一、上半年我区报废汽车回收量呈井喷式增长。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区16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不含兵团系统)回收量达19594辆较去年回收量10451量来看,增长率呈井喷式增长,同比增长87.商务厅
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第二批启动 堵点征集聚焦商事服务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 安蓓)“群众办事百项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