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名南疆农村务工人员赴广东就业

30.10.2014  12:02

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489名来自喀什、克州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准备出发。   

        天山网讯(记者李敏摄影报道)10月29日下午,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候车厅里迎来了一批特殊旅客,他们是来自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的489名农村务工人员。他们将坐火车一起南下赴广东就业。

        当天,广东省和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市开展了新粤劳务对接会活动,并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为喀什地区、克州赴广东省转移就业的489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仪式。

        在乌鲁木齐火车南站,记者见到了来自疏附县木什乡尼亚孜阿瓦浪村4组的古丽米热•米吉提,22岁的古丽米热和她同村的7名伙伴一起到广州市轮胎厂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

        第一次到内地就业的古丽米热显得很兴奋,她告诉记者,自己去年中专毕业后呆在家里,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家里靠种地为生,收入低。今年,她参加了疏附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组织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和技能培训,被轮胎厂面试录用。

        据悉,为了安排新疆劳务人员到广东就业,广东各级政府、人社部在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用工管理规范、工资待遇较高、规模较大的珠江三角企业精心挑选出广州丰力、广州万宝、佛山谐达、惠州国统、惠州大统营、东莞绿洲等6家企业接收新疆劳务人员,并根据他们的饮食等生活习惯改造食堂、腾岗位,为他们提供就业和生活便利。

        今年以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通过援疆机制推动跨省区劳务协作,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有组织到内地企业集中规范就业。截至9月底,全区已转移内地就业4285人。

        为有序扩大到内地转移就业规模,7月以来自治区人社厅组织南疆四地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8个县市分3批7个工作组,到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山东、浙江等10个对口援疆省市进行劳务对接,共与104家企业对接,主要集中在纺织、电子产品加工、成衣制作、制鞋、电动车生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达成用工意向11648个。按照用工协议,喀什和克州6个县已在9月30日前组织1003人到内地企业务工。

        自治区人社厅副厅长肖明介绍说,自2006年以来,自治区各县市特别是南疆县市采取措施鼓励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有组织到内地务工。这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成为现代化生产线上的技术能手,还能改变他们和家人的就业观念,通过他们带动一批人实现就业。

新粤劳务对接会活动现场。

新粤劳务对接会活动现场。

新粤劳务对接会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