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峡谷·铸造新辉煌(上)

20.08.2015  11:23

  

  天山大峡谷景区    照壁山

  

  天山大峡谷景区    天鹅湖

       十年,一棵小苗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十年,一个穷山沟成长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十年的光辉历程,对于天山大峡谷景区来说,是神奇的蜕变,是华丽的转身,更是品质的升华。
            蜕变十年
            天山大峡谷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北坡,博格达峰和天格尔峰之间,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形上高山和山间盆地兼有,山势雄耸,起伏多变。
            景区距乌鲁木齐市约24公里,规划面积103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属典型的大陆性北温带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光能资源丰富,降水较多。由于邻近山地的原因,这里气候凉爽宜人。
            据一位曾在景区工作多年的员工介绍,十年前这里曾经是臭水沟、乱石岗,如今变成了蜿蜒流淌的碧龙湾。
            曾几何时,灯草沟村的村民们为了维持生计,只能进行放牧,祖祖辈辈都没有走出过大山。用村民们自己的话说:“千年的沟,万年的水,祖祖辈辈是牧民,一个穷字不到底。
            随着景区的开发,景区修建了一环线,一环线修好后大大改善了从照壁山到乔亚草场的路况,原本骑马需要七八个小时,现在开车仅需要20分钟。
            可以说,景区十年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天山大峡谷的蜕变离不开一位贵人。
            2005年,这座无名青山遇上了一位仁者,企业家张兰岐先生,开始了10年艰辛的开山创业历程。发展中,天山大峡谷景区始终坚持一家民营企业所应该恪守的社会责任与反哺当地经济的使命。
            2008年9月,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景区开门营业,景区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发展十年
            天山大峡谷景区董事长张兰岐介绍,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景区打造乌鲁木齐市后花园的脚步丝毫不会懈怠,同时,他也一直在积极征求各方意见,探索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新的发展途径,“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景区的未来将更美、更有文化内涵”。
            十年来,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景区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景点游线、调整经营业态布局、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如今,景区年接待游客数达80万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3000万元。张兰岐说,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景区将进一步提档升级,让游客从单纯的观光游全面提升到品质游、深度游。
            十年风雨兼程,天山大峡谷已经成为千里林海画廊,一品避暑天堂。
            据介绍,天山大峡谷景区广阔的土地上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连绵的崇山峻岭、圣洁的雪山冰川、神秘的原始森林、辽阔的山谷草原、纵横的峡谷河流以及浓郁的游牧民族风情,这里囊括了除沙漠以外的新疆所有自然景观,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体育运动休闲基地,这里也被游客称为“百里黄金旅游走廊,四季度假户外天堂”,得到国内外游客的赞誉。
            公益十年
            公益惠民,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一直在行动。
            风雨十载,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景区始终践行公益惠民的使命,坚持把公益产业链延长。自景区开园以来,年满65岁的老年人,不分户籍,均享受半价优惠,年满70岁的老年人,不分户籍一律免门票;对6岁以下儿童均实行门票免费政策。每年免费进入景区的游客高达上万人。
            十年来,天山大峡谷景区长期致力于倡导益民惠众的慈善公益文化,为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日号召,自2008年以来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连续7年累计组织数十万市民参加全民健身登山活动,在社会广泛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宣传健康生活理念。在公益行动上,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从不吝啬,随着活动的逐渐丰富,公益惠民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享受到了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