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逛南门,感怀匆匆那年

07.04.2015  12:36

  4月6日,南门先锋商城的一处指示牌。

  

  5日晚,市民余翔和马莉,牵着手在石忠的老店“独一味”前购买爆米花。 

      6日,两名顾客正在先锋商城挂出“清货”标识的商铺前挑选彩色发卡。

    南门转盘,已成为乌鲁木齐一处地标(2014年7月摄)。

  南门地下先锋商城,是乌鲁木齐颇具知名度的地段之一。1995年建成后,因云集时髦百货,受到以学生群体为主的潮人追捧。
          从影响时尚潮流的“小广州”,到逐渐没落的地下街,南门地下商城见证了乌市零售贸易行业的崛起。如今,地铁1号线南门地铁站的工期临近,经营了20年的南门地下商城将于5月15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里承载着许多青春记忆
          晚上9时,是南门地下街以往结束营业的时间。而最近,在这里卖了16年爆米花的石忠,总要坚持到保安关灯锁门才肯下班。
          5日晚,当记者伴着浓郁的爆米花香走进地下街时,还在营业的店铺已经不多了。散落在地面上的纸张和塑料包装袋,见证着这里白天的繁华和喧嚣。情侣余翔和马莉,牵着手站在石忠仅有3.2平方米的摊位前,等待即将出炉的爆米花。他们想在看电影前跟石忠的老店“独一味”合张影。
          “我们上高中时,就在这儿买爆米花。如今要拆了,特别舍不得。”余翔说,地下街承载着很多乌鲁木齐人的青春记忆,这两天有很多身边朋友前来重温过去。
          1999年,当来自重庆的石忠以每月700元的费用租到这个摊位时,整个地下街近400个商铺一半儿都没有租出。
          “起初那几年没什么人的,但因为门面就在行人必经的过道,且只有我一家出售爆米花,所以生意还不错。每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石忠告诉记者,这16年,他的经营项目从没改变,主要做爆米花,兼营饮料和烟酒。
          石忠店说,尽管原先2元一公斤的玉米粒涨到了10元,租金也跟着翻了几倍,但他的收入和幸福指数也是同比增长的,光顾了十几年的顾客是他最珍贵的财富。
          商圈迭起,商城没落难免
          “独一味”对面已经营了9年的商铺“饰全久美”,也是地下街元老级的店面之一。
          “2002年,刚开始流行板鞋、板裤、大T恤衫时,除了这儿你在哪儿都找不着。”老板刘俊告诉记者,9年前他离开工作了三年的公司,跟两个兄弟租下这间门面开始创业。那是地下街发展的巅峰几年,他们创业基本没吃什么苦。
          那几年,乌鲁木齐最流行的服饰和饰品全都集中在这里。每月刘俊都要坐火车去广州,淘些时髦的“宝贝”。因为进到了别家都没有的嘻哈款粗项链,还让他发过一笔“横财”。嘻哈文化,也在乌鲁木齐火了起来。
          “这几天的微信朋友圈,全被关于地下街的帖子刷了屏。”刘俊说,近日有很多老顾客专门来看他,特意跟他要了联系方式并加了微信,说以后不管搬到哪都会光顾。
          想到自己一手弄起来的铺子,只能留在回忆和这些摄影爱好者的画面里,让刘俊的内心泛起涟漪。
          在楼下出售乐器的邵文芳来到地下街时,正赶上小西门“成功广场”、中山路的“亚新广场”和“辰野名品广场”等商圈的形成。邵文芳说,这些时尚、多元的商圈分流了地下街的顾客。一夜间,地下街从高端的流行方向标,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低端消费市场。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开学前我一定会到地下街报个到,买一大堆漂亮的书皮、本子和文具。”6日上午,大学生刘雅婷告诉记者,她小学在地下街买过一个
密码笔记本,其他同学都没见过。打耳洞、照大头贴,陪男友买漫画,这个总会让人迷路的地下商城处处都有她的回忆。
          刘雅婷还记得,地下街的商品品质慢慢就没那么好了,后来慢慢还有了高仿名牌的服装,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差,她来的就少了。
          6日上午,在首府一家设计院工作的卢凯,在得知南门地下街拆迁的消息后,特意跟朋友前来寻找中学的回忆。
          “当年我还在这儿追过一个卖漫画的美女呢。”卢凯认为,这里曾经辉煌一时,之所以走向没落是因为经营理念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如果建成后的地铁站是一个带有配套设施的现代化“地下商业综合体”,对于城市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他们那几代人的“南门地下街记忆”也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