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援疆 奉献智慧注入动能

11.07.2017  22:04
人才援疆 奉献智慧注入动能 - 中国新疆网
来源: news.ts.cn

江西农科院专家在阿克陶县田间地头指导农牧民生产。(图片由自治区援疆办提供)

    20年前,有一批人从全国各地奔赴新疆,为了梦想,为了这个地区未来的希望。20年来,援疆干部人才的数量在变,年龄在变,只有那颗忠诚奉献的真心没有改变。这些干部人才也成为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软实力保障。

  如今,当一批批援疆干部踏上新疆这片土地之时,人才援疆之路已愈走愈宽,不仅是援疆人才“走进来”帮助发展,新疆的人才同样也会“走出去”学习交流,相互合作、协同发展。

  干部人才援疆已成为提升新疆发展软实力的关键,当一批批可用之才进入各行各业,必将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注入全新的动能。

   援疆人才“走进来

    2月22日上午,159名吉林援疆干部,登上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正式开始了三年的援疆之旅。

  这159人中,有临近退休的老干部,有刚参加工作的九零后,他们义无反顾地来到新疆,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奉献。

  吉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孙立君,有过6年的援藏经历,援藏工作结束后休整了不到半年,他又主动申请了援疆工作;吉林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王义新,离退休只有两年,但仍然选择来到新疆;25岁的李正彤告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奔向祖国的西北边陲,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每个援疆干部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但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聚集在了这里。“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加油干。”吉林省援疆干部、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晓兵对记者说。

  近年来,新疆把干部人才援疆作为提升新疆发展软实力的关键,加大支持力度。累计安排援疆资金30.9亿元,用于支持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提升了新疆干部人才队伍素质。除此之外,各援疆省市及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第七批、第八批援疆干部共计7300多名进疆工作。根据新疆实际需求累计柔性引进人才近5万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疆人才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

   新疆人才“走出去

    乌苏市人民检察院的周钰杰在去年7月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前往辽宁省盖州市人民检察院进行学习培训,经过半年的学习,周钰杰可谓受益匪浅。

  “我想这段经历足以影响我的一生,通过交流学习,我不仅学到了新的理念,增加了办案经验,更是开阔了眼界,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责任感。”周钰杰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辽宁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与辽宁省委组织部制定了一整套谋求发展的培训方案,先后投入2亿多元援疆资金,安排“一地两师”(塔城地区,兵团第八师、第九师)1万余名干部人才分期分批赴辽宁省“充电”,组织学员实地观摩学习,跟班掌握技术要领。

  除了辽宁省,江苏省也研究出一套“合作共建,嵌入式援疆”的新模式。在江苏省委的支持下,迅速在江苏省与受援地得到了广泛推广,双方干部人才交流、产业项目交织、文化旅游交融,实现援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的外部优势与当地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相互促进。

  近年来,新疆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训各类干部人才123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区干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3.8万名县、乡、村三级干部赴援疆省市轮训,选派2.6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等项目的实施,大大开阔了新疆本地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视野,增强了其服务新疆大开发、大建设的能力。

   培训增强“造血”功能

    6月10日至16日,在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的带领下,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新选、漯河市高级中学王海东、襄城县文昌小学刘忠伟等中原名师一行12人,来到哈密市,对该市1900多名教师和200多名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成员进行订单式师资培训,进一步增强哈密教育的软实力,提升哈密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在为期一周的“送培进疆”活动中,中原名师就哈密名师工作室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校本教研、高效课堂建设等作了专题讲座;并对哈密市的6个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进行现场指导;中原名师还与哈密教师分学段、分学科现场同课异构,并于课后开展说课、教学反思和专家评课等教研活动。

  近年来,河南援疆前指采取培训、挂职、赴豫学习培训、邀请专家来疆等多种形式,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先后组织党政领导干部、青年科技英才、中高级技能人才、教师、医生、基层干部等各类人才15000余人次,赴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等院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各类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哈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省的援疆方式只是其中之一,在援疆培训项目上,江西省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据了解,江西省的援疆培训项目涉及基层干部轮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教育教学人才培训、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和送学克州等。

  在培训对象上,按照“三支队伍”建设的要求,江西省选派党政干部、双语教师队伍和爱国宗教人士赴内地培训。同时,推进江西“内高班和内初班”协调工作,“万名教师赴疆支教工作、艺术师资培训计划”等人才援疆重点工作,为克州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梯队。

  在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中,围绕加快培养克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干部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基层一线干部人才,江西援疆指挥部结合新疆《对口援疆干部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援疆人才柔性引进、干部人才保障、新疆干部人才挂职锻炼、县乡村干部轮训、交流任职,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新疆青年科技英才、干部人才培养等8项重点人才培养计划。

   刘骏峰:援疆是我永远难忘的回忆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刘骏峰心中,曾经在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援疆经历是他一辈子铭记于心的记忆。在这里,他见证了一个和他认知中完全不同的新疆,在这里,他用自己的医德医术,向边疆人民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4年10月,刘骏峰受中组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委派,从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到新疆。

  从上海到乌鲁木齐,距离四千多公里,跨越近四个时区,这代表着时差、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构成的巨大变化。这一切对刘骏峰来说是新鲜的,但同样是需要适应的。

  “来乌鲁木齐没多久,我就爱上了这里,并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当中,开始研究新疆医疗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到底需要从哪些方面开始我的援疆工作。”刘骏峰告诉记者。

  “近几年,国家和自治区做了很多工作来发展新疆的医疗事业,通过医疗援疆、远程医疗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刘骏峰对记者说,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才能让新疆的医疗事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援疆的这段时间内,刘骏峰制订了肾病科发展计划,开始了半个月一次的业务讲课,通过系统介绍肾病常见病的各种治疗方法,介绍本专业的新观点、新进展等,提高科室医师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之余,刘骏峰还积极与其他科室开展合作,共同改进现有的检验方法、查房制度……刘骏峰对工作的专注、对病人的认真感染着科室的每一位医生。

  “别人说我是医者仁心,但我认为,对患者的负责是每一位医生的基本准则。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新疆,这一点从未改变。”刘骏峰告诉记者。

   王义新:奉献新疆无怨无悔

  在青河县萨尔托海水利枢纽工程的现场,有一位特殊的工作人员,两鬓斑白却又激情澎湃,临近“耳顺”之年,却又热衷于援疆事业,他就是王义新,一位58岁的老工程师,一位受人尊重的长者。

  新疆对于王义新来说有种特别的情怀,他将之总结为缘分。2014年初,他就曾来到新疆援疆,如今,他又一次踏上了这片土地。“三年前我的微信名是‘激情阿勒泰’,因为那时候援疆是靠一股激情。现在我的微信名是‘情系萨尔托海’,因为萨尔托海水利枢纽工程是我这次援疆的核心。这一生把它干完,也算有始有终,没有遗憾了。”王义新告诉记者。

  2014年2月,王义新担任阿勒泰地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从此开始书写他与新疆的不解之缘。进疆仅十个月,他就走遍了阿勒泰地区六县二市的多项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工程。

  在青河县的拜兴水库,他带领设计院的技术人员解决了引水洞钢闸门替换和基础防渗处理问题;在哈巴河县的加那尕什水库提出了优化道路选线方案;在布尔津县的冲乎尔下游河床水电站,提出了动力渠选线和电站厂房布置的技术方案;在阿勒泰市的乌拉斯特水库,提出和解决了石料场爆破试验,碾压试验技术方案;在克孜加尔水电站,解决了优化水力发电机组安装的技术方案。

  他来的时候满怀激情,离去之时,身边围满了鲜花与掌声。“吉林最美援疆干部”是“金山银水”之地的各族群众对他的最高赞誉。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刚结束援疆旅程不久的他,却因为萨尔托海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再一次回到了这里,这片与他结缘的土地。

  工地的生活是艰苦的,住的是彩钢板工棚,喝的是旁边的河水。干燥、闷热、蚊虫都是必须忍耐的煎熬。旁人为他不值,认为他不应该来受这份苦,但王义新自己却甘之如饴。

  更让他兴奋的是,在工地吃住的这段日子,让他找到了一条进场路,萨尔托海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伊始,别人提议进场路要绕河谷而行,他提出沿山边而进,仅此一项,他就为项目缩减了15天工期,节约开支上百万元。

  “这个项目一旦完工,下游几十万居民都会从中受益,这么有成就感的工程,所以我一定要完成它,才能不留下遗憾。”王义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