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 提升当地“造血”功能

11.07.2017  22:04
  产业援疆 提升当地“造血”功能   ——纪念对口援疆工作走过光辉20年  

投入4000多万元援疆资金建设的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设施农业基地带动200多人就业。图片由自治区援疆办提供

  以促进群众就业为落脚点,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几年来,19个援疆省市坚持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放在对口援疆工作的首要位置,不断加强园区管理建设,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各类企业集团不断在新疆落户。推动了新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东西部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实现就业。

   筑巢引凤”增加就业

    6月28日,在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里,新疆京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依明依力·麦麦提明正在生产线上紧张地忙碌着。“每个月我有4000元的工资,工厂还管吃住,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依明依力·麦麦提明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围绕就地就近就业等项目,建成各类产业园区6个,并引进北京纺织控股、北京秋实农业等62家企业落户和田,项目总投资达102亿元,帮助受援地产业升级。

  今年6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7亿元的22家天津援疆新企业集体入驻策勒县天津工业园,产业主要涉及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新能源等领域,将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

  在广东佛山的援建下,伽师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吸引疆内外落户企业86家,铜产业、棉纺服装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机电机械组装加工产业“四大产业”体系初具雏形,工业总产值超过20亿元,实现稳定就业人数接近1万人。

  现在,伽师县产业结构更加多样,铜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棉纺织基地工业体系日趋完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初具规模,机电机械组装加工基地蓄势待发。80余万亩的耕地面积、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使得伽师成为全国棉粮生产基地和稀有果品生产基地。

  坚持产业带动就业。近几年来,各援疆省市累计安排51.4亿元援助资金,重点扶持受援地设施农业、规模化牲畜养殖、手工编织、农产品深加工、民族手工、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动受援地群众增收致富。

   新业态加快成长

    近年来,援疆省市在加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力度的同时,大力培育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对受援地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黑龙江省援疆前指总指挥、阿勒泰地委副书记李兵介绍:“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爱飞客通用航空项目建设,打造航空小镇。今年,黑龙江省援疆前指还将帮助阿勒泰地区编制《阿勒泰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环阿尔泰山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规划》,下半年我们将开行2—3列黑龙江省至阿勒泰地区的‘龙泰号’旅游专列,进一步提高阿勒泰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文化旅游援疆正在发挥显著效应。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19个援疆省市旅游项目达124个,计划投资额32.56亿元;实际在建项目116个,投资金额达10.98亿元。旅游援疆已成为推动新疆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互联网浪潮滚滚而来的当下,2014年,辽宁省援疆干部将首个新疆阿里巴巴产业带引进沙湾县。通过创建“阿里巴巴·塔城产业带”电商平台,辽宁省先后在沙湾县建成农村淘宝服务中心、京东服务站、57个村级农村淘宝站等,通过互联网+新模式,助力农民生产。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孵化400余家传统企业,吸引100余家电商企业到沙湾县注册,实现销售额一亿元以上。广东省也加大了对受援地新业态产业的培育。

     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广东立足新疆尤其是喀什地区的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业态,建立西部电商基地、疆南农批等重点产业援疆项目。目前西部电商已初具规模,成功引入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的数十家著名电商企业入驻,为当地提供新增就业达1000余人。

   人才培养助力发展

    “眼前的财富并不是长久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站稳脚跟。”伊尔番·麦苏木对公司的新员工说,而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从普通员工到成为阿拉尔市洁丽雅·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的指导员,伊尔番·麦苏木通过企业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身份和思想上的转变。

    阿拉尔市洁丽雅·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是浙江最大的产业援疆项目,在这里有1000多名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变成了产业工人。为了强化产业援疆,提升受援地“造血”功能,河南省在项目引进过程中,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就业特点,促成了开封汴绣与巴里坤民族刺绣产业项目合作发展,为巴里坤免费培训3000名刺绣工人。

    上海市援疆前指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杨峥告诉记者,上海产业援疆工作把促进就业作为核心任务,坚持以“就业第一、产业带动”,以“引入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一个农副产品产销平台、支持建设一批国家A级景区、助推一批挂牌上市企业、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为重点,促进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等全面就业。

    吉林省把产业援疆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内引外联、合作发展,将省内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与阿勒泰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有机结合,引进省内及国字头企业,促进两地优势产业互补,推动产业联动发展,助推阿勒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以来,19个援疆省市把产业援疆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打造可广泛吸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当地老百姓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浙江援疆加快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

  玉素甫·吾斯曼来自温宿县托乎拉乡。每天穿着干净整洁的工装,在宽敞的厂房里工作,每个月还能领到三千多元的工资,比起贫困的过去,现在这样的生活让玉素甫·吾斯曼觉得很满足。

  8亩地6口人,每天考虑的问题都是温饱,这就是玉素甫·吾斯曼曾经的生活。而现在,得益于浙江省产业援疆工作的不断推进,他的生活有了大的好转。

  进入新疆凯家纺织有限公司后,玉素甫·吾斯曼参加了免费培训,而这次培训也完成了玉素甫·吾斯曼成为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现在,他已成为公司生产车间的骨干。

  阿克苏的棉花资源具有独特优势,纺织服装产业在当地有一定产业基础,是实现新疆百万人就业目标的重要切入点。为此,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坚持“就业优先,产业拉动,职业技术教育支撑”,积极引进内地企业在阿克苏建厂投产。新疆凯家纺织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以来招工三百多人,其中87%都是像玉素甫·吾斯曼一样来自阿克苏地区各县市贫困家庭的富余劳动力。

  新疆纺织“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三城七园一中心”,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便是其中“一城”,再加之浙江省大力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援疆工作,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6年多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已累计投资215亿元,共签约纺纱总规模620万锭、各类织机8830台、家纺服装8700万件(套),其中已建成投产200万锭纺纱、3400台织机、1600万件(套)服装和1000台袜机规模。目前,入驻纺织服装企业已达到66家,累计带动就业3.6万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3万人。

  今后三年,浙江产业援疆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规模就业,到“十三五”末,更是要将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行业打造成为新疆的纺纱基地、织造基地和袜业基地。

   喀什市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身着干净的工作服端坐缝纫机前,双手不停地送出条条棉线,眼睛随着缝纫针迅速游移……现在,阿依努尔·伊玛木整日与布料为伴,一双巧手,不仅缝出件件衣物,更织出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7月4日下班,阿依努尔·伊玛木一如既往地将一半的工资打到母亲的卡上。“你爸爸的病已经好啦,挣的钱你自己花吧。”面对母亲的推辞,阿依努尔·伊玛木则笑着说:“病好了才更需要买点好东西养养身体,我在这边不缺吃不缺穿,你们就放心吧!

  去年2月,阿依努尔·伊玛木报名进入喀什深圳产业园内的新疆美丽奥服装有限公司。考察培训结果合格后,她便立即上岗了。当她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寄回家中时,妈妈喜极而泣:“我的女儿也能赚钱了!

  现在阿依努尔·伊玛木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员工成长为车间的班组长,收入也从刚开始的1000多元增长至现在的近3000元。

  “以前我就是一名家庭妇女,除了家务活,每天也不知道自己会干什么,能干什么,生活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头,”阿依努尔·伊玛木感慨地说,“就业后,感觉一忙起来,每天都很充实,对于我来说,挣的钱多钱少并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很有盼头。

  如今,新疆美丽奥服装有限公司在喀什这片热土上发展得愈发红火。作为第一家入驻喀什深圳产业园二期标准厂房的企业,该公司已经有3个生产车间、1572名工人。生产的服装不仅在新疆销售,该公司还和巴基斯坦等周边3个国家达成合作,签订了服装生产订单意向书。

  2010年以来,深圳对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并着重突出产业援疆。在深圳模式推动下,喀什市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深圳援建的“一园一城一区一中心”,也就是喀什深圳产业园、喀什深圳城、喀什综合保税区、深喀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开始发挥产业集聚效益和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迅速吸引了美丽奥、广泓能源等一批深圳劳动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喀什投资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