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西山居民质疑:14路咋了?

13.11.2014  14:14

资料图片:乘客在西山烧碱厂公交站点候车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逯风暴报道)BRT7号线开通后,乘坐14路公交车的乘客马上不淡定了,高峰期挤不上去,有时候等14路公交车的时间也增加了。难道14路公交车的数量减少了?

    “没有,14路公交车还是61辆,和修路前并无区别。”11月12日,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经营二部16车队书记陈兴盛对新疆都市报记者说。

    “BRT7号线开通后,14路公交车是不是优化了?要不然为啥挤不上公交车。”近日,类似“吐槽”14路公交车的帖子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感同身受,纷纷表示14路公交车不但难等,车内人超多,很难挤上去。

    真的这样吗?

    11月11日20时,记者在红山等待14路公交车,5分钟内连续有2辆公交车进站,等待时间并不长。

    但是,车上的乘客实在是多,站台上的乘客蜂拥而上,堵在车门前,慢慢挤进车内。5、6名乘客实在挤不进去,只能继续在站台等候。

    此时,公交车后门处站满了人,有的乘客的双脚一半的面积悬空在阶梯外。前门也是如此,乘客仅仅“”在门内,几乎“”在了车门上。

    11月12日10时,记者来到环卫处公交车站,进站的14路公交车并不少,但每辆车内的乘客都是满满的,车上的乘客努力挤在一处,有的乘客的脸几乎贴在了车窗玻璃上,痛苦不已。车下准备上车的乘客奋力向前,也无法挤上去。

    “都往后走走,让其他人上来。”司机在车内试图疏导乘客,但起不到一点作用。

    “以前修路的时候,车上都没有这么挤,怎么现在就挤不上去了呢。”没有挤上车的乘客郭晶很想不通,她觉得公交车数量肯定减少了。

    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经营二部16车队书记陈兴盛介绍,目前14路全线配车61辆,和修路之前并没有变化。市民感觉车少了,一方面是因为发车间距较大,另一方面是BRT7号线分担客流的效果不明显,加上路通以后西山片区乘车居民增加,使得14路公交车客流剧增,特别是高峰期,车辆几乎满负荷运作。

    14路公交车一头连着西山,一头连着红山、北门等中心城区,潮汐客流特别明显。早晨把西山的人拉出来,晚上把西山的人送回去,成为14路公交车最重要的任务。

    对于网友提到的早晨上班坐车难的情况,经常在环卫处车站现场执勤的16车队队长王明杰深有感触,“我们都是把人推到车里的,车距稍微一大,等车的人就多了起来。”他说。西山高架二期刚通车时,由于路面仍在施工,大部分14路公交车开到西山塑料厂就掉头行驶。发往万泰阳光小区方向,设置了20分钟一趟的区间车。

    “相比平时14路公交车两三分钟的车距,20分钟确实长了一些。我们在执勤时,不少市民反映说坐车难。”陈兴盛说,为了缩短西山塑料厂到万泰阳光这片区域乘客的候车时间,经过实地查看,很快就将发往万泰的车辆间距调整为10分钟,高峰期更是加密到七八分钟一趟。

    配车数量不变,但运行里程拉长,无疑会让乘客觉得等车时间变长了。在配车数不变的情况下,怎么能最快地为乘客服务,14路公交车所属车队几乎每天都会调整运营安排。

    王明杰介绍,在早高峰时,万泰阳光城安排20多辆车待命,每隔七八分钟就会发一趟前往市区。为了加快车辆周转,线路还设置发往红山和北门的区间车,满足上班族和学生的快速出行需求。晚高峰来临,当西北路客流较大时,安排空车从西山塑料厂直接到西北路进行载客。当北门教育学院客流较大时,安排空车从红桥出发,直接切入该站台进行载客,减轻线路上其他车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