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伦托的“龙江古丽”—黑龙江援疆医生刘晓芳
新疆网讯 (记者 古丽米娜·依力哈木))孤独是援疆生活的一部分,但与孤独相伴而生的,是一种付出获得充分肯定的满足感。
援疆医生刘晓芳是第八批援疆干部之一,来疆不到一年,便被福海当地牧民称为布伦托的“龙江古丽”。
从黑龙江牡丹江畔辗转福海乌伦古湖边,刘晓芳带来的不仅是自身学到的医学技术,还有她的工作态度。
10月13日,记者在福海县人民医院见到刘晓芳时,已是晚上下班时间,她身着一袭白大褂走进会议室,笑容爽朗。
“听到家乡话心里可亲切了。”听出采访团里啥尔滨《新晚报》记者张磊的东北口音后,刘晓芳说,来这儿大半年听的最多的是哈萨克语,家乡话什么味儿都快想不起来了。
学语言
刘晓芳就职于牡丹江市肿瘤医院,今年2月,她作为一名援疆医生踏上了福海的土地,后被分配至福海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工作初期,最让刘晓芳头疼的不是医院落后的设备和稀缺的医护人员,而是语言障碍。
前来就医的多为当地哈萨克族牧民,有些住在偏远地区的老人一句汉语也不会说。医院的医护人员多少都会一些哈萨克语,前来就医的病人不知道刘晓芳是外来的,直接跟她说哈萨克语的情况经常发生。她因不会哈萨克语,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就连“哪儿疼”“请配合我”这样简单的句子也表达不出来。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刘晓芳决定自学哈萨克语。
“我的老师就是身边的少数民族同事和病患。”刘晓芳告诉记者,她每天都随身装一个笔记本,每天都会记一些必要的交流用语,下班了再反复练习。有些病人看我学习哈萨克语,还会主动教我几句口语。我学的也挺快,差不多20多天,就可以跟病患独立沟通了。像“抱斯”就是放松的意思,“心思气力”则是鼓肚子,这些都是在B超室里最常用的哈萨克语。
引技术
福海县人民医院超声专业方面的专业人员很少,整个超声科只有四名医生。一个怀孕待产,一个孩子考学,可以说真正有精力做工作的算上她也只有两个人。
这个问题刘晓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基层医生,不但加入了临床一线工作,还承担带教指导等工作。手把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指导科室年轻医生熟悉超声业务。
“年轻医生们的基础都普遍不够扎实。”刘晓芳说,教会他们,让他们自己掌握技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刘晓芳已经为福海县人民医院引进了乳腺Bi-rads、Ti-rads和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技术,这些技术的优势在于细化分类病情,也就是说病人的诊断报告较过去更加正规和专业。
今年“十一”假期回家,她还向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申请为福海县人民医院引进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技术。
情相连
援疆大半年来,最让刘晓芳感动的是当地牧民的淳朴。
刘晓芳和同事会在周末跟随援疆医疗队下乡为各族群众义诊。当地68个乡,20多个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有时义诊,会搭建临时的超声室,非常的简陋。三四月时,福海县的天气还很冷,几十个检查做下来,手冻得已经伸不开了,浑身发抖,但是看到准确的检查结果,能够让偏远地区患病的农牧民得到及时的医治,刘晓芳的心是温暖的。
义诊时刘晓芳还注意到,当地牧民对于自身健康不是很重视,只要没有大问题不会主动去医院就诊。
“当地牧民血压在260左右很常见,但他们并不太重视。”刘晓芳说,这与距离太远不便出行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每次义诊都会给牧民交代很多调整血压的建议,并免费赠送药品。这些举动令当地牧民感动不已,而牧民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深深触动了刘晓芳。
几个月前,刘晓芳在超声科为病患做检查时,一位牧民专门骑马从38公里外的家里赶来,把亲手制作的奶疙瘩塞进刘晓芳的口袋里。后来每次在医院见到刘晓芳,他都会重复一遍:“你就是治好我的那个丫头。”
“这件事我一直不能忘记,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真的让人难以忘怀。”刘晓芳说,援疆的日子过一天就少一天,有时想到要离开,心里都会特别舍不得,“我自己也没想到,这里给我的感觉就像第二个故乡。”
阿勒泰的天空在白云的映衬下愈发壮美,在刘晓芳的背影里,我读出了黑龙江援疆干部的倾心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