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结合“去极端化”工作 拓展文化惠民工作新领域

04.05.2016  22:43

为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乌鲁木齐市坚持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结合“去极端化”工作,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创排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加大民语类惠民演出工作力度,让全市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
        一是加强文化引领,以优秀作品占领文化阵地

乌鲁木齐市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创排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发掘和用好少数民族文艺元素和亮点,鼓励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首府的美好情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继续大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好庆祝建党95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展演活动;启动和创作上演一批音乐歌舞、舞台剧、戏曲等剧目,争取惠民演出280场,驻场演出不少于160场。全力打造儿童系列剧《阿凡提的故事》、创作舞台话剧《遥远的故乡》(暂定名)、创作大型京剧音画史诗《红色中国梦》、全力打造音乐剧《王洛宾》等重点文艺作品,营造浓厚的氛围,唱响主旋律,用艺术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群众,用现代文化的光芒照亮各族群众的心灵。

二是结合“去极端化”工作,拓展文化惠民工作新领域

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在文艺精品创作、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等方面想办法、出实招,继续扩大“去极端化”成果,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在工作的数量、质量上都有新提高、新突破。将“去极端化”宣讲与惠民演出紧密结合,依托惠民演出这个载体,在演出节目中穿插“去极端化”宣讲活动;加大“去极端化”内容作品创作,创作一批双语小品、舞蹈、表演唱用于惠民演出,以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和民族团结为主题,创作一批高质量的舞蹈及民语小品,目前拟创作舞蹈《摘葡萄的姑娘》《欢腾的草原》和民语小品《违法婚姻》《应聘》《让生活亮起来》等,通过文化引领最大限度地教育引导群众、争取凝聚人心。

三是贴近少数民族群众,加大民语类惠民演出工作力度

积极组织举办少数民族文化惠民活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反分裂斗争的意识。为更加贴近少数民族群众,加大民语类惠民演出工作力度,乌鲁木齐市创作更新原有惠民演出所有节目内容,在原有惠民演出场次的安排上,突出双语类节目演出,组成三支民语演出队伍下基层进行宣传演出。在双语演出节目中,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安排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积极参与演出,增强双语演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