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平川路口"有俩"人体安检仪"

23.01.2015  11:00

    编者按:一个大叔,一个90后,为了市民能安全乘坐公交车出行,他们每天要在室外站上13小时,除了每天要做好乘客的安检工作,扶老人上车、帮乘客提重物也是常有的事。他们默默无闻,每天重复着别人眼中单调的工作。他们虽然平凡但却很耀眼。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为他们点赞!我想说:多亏有你们,感谢有你们……

要是有提重物或者需要扶助的乘客,马应军会立刻冲上前去,并提供帮助。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赵肖艳 秦鹏 实习生朱蕊秀报道)“我在沙依巴克区‘平川路口’车站等公交车时,都会对那里的两个安保人员问声好,他们除了要保护我们的安全,还会帮那些手拿重物的人提东西,看着他俩忙碌的身影,挺心疼的。”1月21日,家住高新区(新市区)的乌市市民王新群对新疆都市报记者说。

    当日下午,记者乘坐907路公交车专程来到“平川路口”车站,打算一睹市民口中安保人员的真容。刚下公交车,就见一座大型的过街天桥,将BRT车站、大型商住一体的小区、两个大型市场连接起来。

    在过街天桥的南侧,记者见到了两名身穿保安制服、不停地挥动着手臂的人。“29路公交车来了,要上车的乘客请排队上车,请自觉检查行李包裹”、“701路公交车马上来了,去军总、友好的人这边排队了”……密集的人群使得二人手中的金属探测仪“嘀嘀嘀”地响个不停。

    记者在旁“暗访”了半个小时,始终不见二人停下来歇息。趁着公交车还没到来,记者只好“见缝插针”地和他们聊了起来。

    负责公交车前半段安检工作的是现年24岁的鲜召军,他用围巾把大半张脸都遮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长长的眼睫毛上全是冰渣,和记者聊天时,表现得很害羞。

    来自甘肃的44岁的马应军,他每天负责着后半段公交车的安检工作。

    每天早上8时30分直到晚上21时40分,一个大叔、一个90后,两个人13个小时不间断地重复着在旁人眼中很是单调的工作。

    公交车站的一旁都是商铺,有时公车迟迟不来,两人就会招呼乘客到就近的药店或银行ATM室等候,来车了会向乘客招手示意。“每天最忙的就是胳膊了。”马应军打趣道。

    对于乘客眼中的两位“人体安检仪”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当属在银行ATM室吃饭的那段时间,尽管每天两人吃饭休息的时间加起来只有3小时,但是这难得的休息却能让一直在外受冻受累的胳膊好好暖一暖歇一歇。

    就在马应军做完安检工作后,记者意外地发现他手中的探测仪前端,用胶带贴了一张身份证。“有时候顾客粗心,东西掉了自己都不知道,我就放在身上看能不能碰到失主。”在此工作了2个月的马应军,已经和在这经常坐车的乘客成了“老相识”。

    鲜召军告诉记者,忙的时候,车站同时进站七八辆车。在那样的情况下,二人仍然要对乘客拿的行李进行逐一细致检查,丝毫不敢松懈。

    除了安保检查,二人还担当着“挑夫”的角色。“有时候我批发完东西太多,他们每次都帮我把东西抬上车。”正在车站等车的刘俊生老人告诉记者,这俩免费“挑夫”帮助过很多过往乘客。

    乌鲁木齐市保安公司新市区分公司大队长王岐告诉记者,“平川路口”车站人流量大,进站的车辆多,每天都有29条线路的公交车在这里进站。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把安全隐患带上公交车。王岐介绍,每天在这里乘车的乘客最多的时候有10余万人。

    “安保人员因为他们工作的细心,得到了这么多乘客的认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也希望乘客在乘坐公共车出行时,不要随身携带液体和危险品,能配合站务人员的工作,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王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