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乌市两会之大家谈:乌鲁木齐市是否还要再建高架

12.01.2015  09:46

田字形快速路、西山高架相继修建,今年还要启动阿勒泰路高架桥建设,甚至在河滩路上修高架的话题也频频被人们提及,一时间,乌鲁木齐道路向空中发展成为缓解交通最常见的方式。

一方面数据显示,“田字路”一期、二期工程的竣工,乌鲁木齐主城区的交通能力提高了30%以上,极大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但另一方面,不少市民担忧,乌鲁木齐城市上空是否会被高架桥所覆盖,高架桥从楼房头顶飞过,采光、噪音及气流扰动对居民有多少影响呢?

刚刚过去的一年首府机动车保有量已达74万辆,按2013年年底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乌鲁木齐平均5人拥有一辆车,在此背景之下,乌鲁木齐是否该继续修建高架桥呢?

观点一限制修高架 入地是趋势

近年来,乌鲁木齐汽车保有量增加迅猛,几乎每年增加10万辆,庞大的车辆行驶到路上,必然会争夺道路、停车场等资源,在地面道路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向空中发展的高架确实有效缓解了拥堵状况。

但我认为,乌鲁木齐不应该再大规模修建高架道路,而是要转向地下发展。从内地城市高架桥发展历史来看,高架道路可以短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弊端也非常明显,如破坏城市美观、破坏商业环境以及造成噪音污染等,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开始限制高架道路,甚至有高架桥被拆除。

在欧美发达国家,解决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就是往地下发展,通过建设快速、零换乘的地铁,形成成熟且完备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让人们愿意放弃汽车而乘坐地铁。

我个人建议,乌鲁木齐高架桥建设从现在开始就应该限制,采取一些控制车辆的办法来为地下交通等公共交通建设争取时间,否则,乌鲁木齐的上空就会被钢筋水泥替代,城市就会失去颜色。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汽车与交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胡新民

观点二高架越多越好 跑得快是王道

记得西山高架桥没修的时候,拉到去西山方向的乘客,我最担心的就是进去了出不来。在乌市这样拥堵的路段有很多,比如火车站方向、华凌方向等,但这几年修建田字路及西山高架后,拥堵明显缓解。

高架桥不仅体现在分流车辆的作用上,还能明显提高行车速度,一般在市区道路跑个40码就非常不错,但上了外环跑六七十码很常见。对我们出租车司机来说,跑得快、不堵车就意味着更多的收入。

有人说高架修得太多,城市里都是钢筋水泥,城市不美观,这个问题其实对城市来说不算什么问题,因为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本来就是钢筋水泥建筑,这就是现代城市的标志。

因此,我的看法是,城市里的高架桥建得越多,道路越通畅。从乌鲁木齐现在的情况看,高架桥的密度也并不大,完全可以大力发展高架桥,包括在阿勒泰路上建高架桥、河滩路上建高架桥我都非常支持,如果这两条道路建高架,乌鲁木齐的道路会更通畅。 ——乌鲁木齐市出租车司机王守信

观点三 修高架别忘了人行道绿化带

乌鲁木齐最近几年上的交通项目非常多,建高架、修地铁、建BRT车道,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人行道窄了,绿化带没了,统统让给机动车了。

今年乌市政协会上,我的提案就是关注道路建设对人行道和绿化带的影响。过去路旁有树林带,夏天傍晚,市民可以在树荫下的人行道上散步,而如今很多路段,人们只能在没有一棵树的窄人行道上行走,随时注意避让临时停在人行道上的车辆。

人行道、绿化带减少的原因其中就包括高架桥修建对地面的占用,我的看法是,乌鲁木齐高架桥建设要适度发展,而不能任意发展,尤其是将其作为解决交通的惟一方式更是不可取。高架桥占用地面资源比较大,如果过多依靠高架道路,那么城市绿色将大大减少。

我建议,乌鲁木齐在扩建道路时,认真考虑路旁绿化带和人行道建设,在土地比乌鲁木齐还紧张的上海,许多公路旁都留有足够宽的人行道,人行道边还种了树,行人走在人行道上有一种美的享受。 ——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刘浩

观点四:公共交通比高架更重要

要问我乌鲁木齐该不该继续建高架桥,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高架桥有利有弊。我家在西山,自从西山高架通车后,出门非常方便,但不利也很明显,我家住在路边三楼,差不多和桥面齐平,关上窗户也能听到窗外的汽车噪音。另外,高架桥修建后,由于地面道路扩宽,不少路段的马路离建筑不到两米,人行道狭窄,更让西山人郁闷的是,这么长的西山路没有一棵树。

如果把建高架放在目前乌鲁木齐拥堵严重的背景下看,确实利大于弊,但如果放到下一代人来看,可能难以理解。我觉得,和建高架相比,乌鲁木齐公共交通的发展速度显然跟不上。

近年乌鲁木齐在公共交通的建设上能看见的就是BRT,但BRT并没有新增道路资源,只不过把原有的划出一部分给了BRT,路还是那条路,而且几条BRT显然解决不了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的大问题。

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修或者不修高架,关键要看公共交通是否给力,这个问题远比是否修高架要重要。 ——西山怡和山庄小区住户张丽萍

(曹华 李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