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儿童读物借阅量逐年上升
新疆网讯(记者刘盼报道)昨日(4月2日)是第49个“国际儿童读书日”,也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生日。
互联网发展至今,传统书店在电子书的冲击下一片萧条,在全民陷入“阅读危机”的当下,儿童读书现状如何?
4月1日,记者走访了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三家社区图书馆以及南门新华书店等三家大型书城,虽然没有得到乌市具体的儿童阅读量统计数据,但是通过以下一组数据,或许能从某种程度上掀开冰山一角。
据市图书馆统计:目前市图书馆每天可接待上千名读者,其中超过六成都是少年儿童。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间总借阅量分别为:16.6万人次、15.2万人次、21.4万人次。而这三年间少年儿童读物借阅量分别为:2万、2.3万、3.4万,呈逐年上升趋势。
10岁的李锐涓是在第一次参观图书馆时深深爱上了这里,“有一次学校带我们来参观,我当时惊呆了,好多书呀,随便翻开一本就很想一口气读完,后来我办了一张借书卡,一有空就到图书馆看书。”李锐涓说。
成年人的图书受到互联网影响,阳光书城总经理刘沪新改变了经营策略,把销售重点放在儿童读物上。近两年,该书城的儿童读物占到进货总量的40%。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卖得最好的是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绘本、插图,小学生最喜欢看的是带拼音的科普类、故事类图书,初一的孩子偏重于文学作品和层次高深一些的社科类书籍。”刘沪新说。
南门新华书店1~3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零售额为1300万,儿童读物占到9%。“人流量最大的区域是儿童读物区,现在的家长舍得花钱给孩子买书,而且注重孩子成长过程中心智成长。”该书店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华国际图书城的儿童读物销量,平均每年按照5%~6%增长,去年增幅一度达到15%左右。
“绘本以及少儿外语类图书特别受欢迎。这几年随着新疆和首府从政府到民间对阅读的推广,大家对文化消费舍得投入,尤其是对孩子从小的阅读培养和以前的观念完全转变,不再一味要求孩子成绩第一位。”该书城副经理金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