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 看新疆老百姓的“高速”幸福生活
天山网讯(记者王昕冉报道)在10万人次参建人员1800多个日夜辛劳下,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这条意义非凡的铁路终于建成通车了。对于新疆人民而言,高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距离上的拉近,更是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就业到置业,从旅游到探亲,随着人们的活动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放大数倍,会催生出新的工作圈、交际圈、旅游圈和生意圈。
“90后”高铁人说幸福
刘浩,是一个工作在高铁线上的电力工人。“没想到”是刘浩对自己工作的最大感慨。小伙子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新疆首条高铁上工作,对他来说这是很大的荣誉。他告诉记者,尊敬上学的时候成绩不理想,那时候想的找个安稳平凡的工作就行了。不曾想到,他赶上了好时机,兰新高铁的建设,让他的所学有了用处。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他成功地走上了新疆第一列高铁。
“爸妈满意,女朋友骄傲”是刘浩对自己工作的评价,“这一年对我自己而言是极其重要且意义重大的,能够找到这样一个极富使命感的工作,自己每天工作起来都是充满动力,希望新疆高铁之路继续一路向东。”
在通车前的多次复杂的测试中,电力系统是高铁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多次跟车测试的经历让刘浩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如今高铁已经顺利通车,看着洁白的列车在天山脚下飞驰,他说自己从心里感到骄傲。
哈密罗大厨聊好日子
家住哈密市陶家宫乡的罗师傅一个地地道道的哈密人,一家原本靠种枣树为生,日子也算不错。可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得知哈密火车站迁往哈密南站后,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在哈密南站开了一家清真牛肉面馆。没过多久,罗师傅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常有往来哈密的旅客来到罗师傅的面馆。
随着哈密高铁新客站的建成,哈密南站这个临时的火车站也将完成自己的使命,这就意味着罗师傅的饭馆也将关门歇业了。有人就问罗师傅,“你遗憾吗?”开了两年多的店,也赚了不少钱,就这样开不成了。罗师傅笑着说道:“这店开不了是因为咱哈密要通高铁了,这可是好事,自己的店虽然开不了,但看到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好那可比自己日子过得好高兴多了。”
罗师傅说现在的哈密人,走起路来都是挺直了腰杆的,新疆首条高铁通车到哈密,每个哈密人脸上的笑容都像哈密瓜一样甜滋滋的。希望往后的生活水平也像高铁速度一样飞速发展。
勤劳的维吾尔族商贩谈希望
阿依古丽的家在哈密市花园乡,她是一个勤劳的维吾尔族妇女,除了日常的农活,阿依古丽还要经常往返于哈密和乌鲁木齐之间,在每周的“巴扎”上她都会把从乌鲁木齐批发来的货拿到“巴扎”上卖。阿依古丽说,在高铁开通之前,往返一次路上就要花去一天的时间,这样的话,家里的孩子就得拜托妈妈照顾,自己也很担心。但现在不一样了,只用三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当天就可以往返,既不耽误生意又能照顾孩子。
“高铁拉近的不仅仅是两地之间的距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阿依古丽在乌鲁木齐进货时认识了很多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的商人,慢慢地和他们也成为了好朋友,现如今离得近了,感情也就深了,一想到可以和好朋友经常见到,叙叙旧,阿依古丽心里就乐开了花。
“高铁通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我要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学好汉语,将来坐着高铁上学去”阿依古丽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兰新高铁新疆段正式通车 大西北跨入高铁时代
库尔班后代坐高铁
张长龄:为了坐动车,推迟治疗
铁路部门打造乌鲁木齐“城际圈”
扎衣尔:“真想自己开一把动车”
朱洪月:有了高铁吐哈站,回家更方便
阿地·吐尔地:“车到哈密那一刻,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