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坚守高原14年 称最遗憾没见过媳妇怀孕的样子

23.02.2015  10:19

【主人公名片】总后青藏兵站部五道梁兵站炊事员、四级军士长郭利兵

【强军座右铭】海拔高,矢志强军的追求要更高

春节前夕,记者从格尔木驱车沿青藏线南下,赶往五道梁兵站采访。

翻过五道梁,难见爹和娘。”未到兵站,先闻其名。同行的驾驶员介绍,五道梁兵站海拔4617米,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此处让人倍感高原反应强烈。

青藏线上的汽车兵说,能否安全通过五道梁,是能否通行青藏线的一道“门槛”。可有一名老兵在这道“门槛”上,一干就是14年。

到兵站后,记者见到了这名老兵——四级军士长、炊事员郭利兵。脸庞黑紫,嘴唇干裂,指甲凹陷,长期战斗风雪高原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采访就从跟随郭利兵准备平常的一顿晚饭开始。饮水告罄,记者先跟他去取水。兵站地下是永冻层,吃水全靠从几百公里外运到蓄水池。

室外温度降至-20℃,水早被冻成了厚厚的冰。郭利兵走到水池中央,举起长长的钢钎奋力凿了半小时,池面才被砸开一个冰窟窿。随后他将水管插入冰窟,开动马达抽水,忙完已累得呼呼直喘。

回到食堂,郭利兵边用漂着冰碴的水洗菜,边聊起了当兵的经历。2001年底,他入伍来到五道梁当了一名炊事兵。这里方圆数百里没人烟,8级以上大风每年要刮120多天,即使在盛夏也常有风霜雪雨冰雹光顾。初上高原头痛欲裂,他就用背包带把头勒紧,一个多月才适应了环境。

说是适应了,后来才知道是我们的心肺增大了。”郭利兵介绍说,上线运输官兵任务重、体能消耗大,让他们吃饱吃好是兵站炊事兵的责任使命。

天色渐晚,记者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咚咚咚”的心跳声,说话已经带喘,实在站不住只好坐下来。郭利兵开始忙着剁鸡块准备红烧,记者注意到他左手食指明显短一截。

在缺氧环境下连续工作,很容易困倦。”郭利兵说,在那次300人的午饭保障任务中,他剁肉时将菜刀挥向了左手食指,顿时鲜血如注,指头从此少了一截。兵站任务重,几天后他用纱布缠好还没愈合的断指又回到灶台。

五道梁海拔高、气压低,炒菜做饭必须用燃油灶、高压锅。内地做红烧鸡块,入锅很快就熟,而在这里至少要用高压锅焖40分钟。一顿饭下来要两个小时,站得浑身酸疼。”郭利兵说。去年6月的一天,郭利兵中午端菜时一下子坐在了地上,心脏像吊着块石头一样难受。经检查,被诊断为患心脏尖瓣反流和严重的静脉曲张。医生建议要么尽快手术,要么到内地休养。但郭利兵开了些药,又重返五道梁。

去年底,总部在五道梁进行新型高原炊事装备试训,郭利兵带领全班参训。任务结束官兵们都瘦了一圈,但郭利兵却很欣慰:“战友们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劲头十足,我们炊事兵素质提升了,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强军使命。

14年来,郭利兵出色完成了各类保障任务,最亏欠的是家人。“我和媳妇结婚6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年。”郭利兵说:“最遗憾的是媳妇怀孕的样子都没见过,见儿子第一眼是他在保温箱里。

月已当空,饭菜上桌,可高原反应强烈的记者却吃不下。见证了这顿饭的烹制过程,记者深切体会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不仅仅表现在一时一事,更体现在强军激情长久不息的燃烧。在生命禁区能一干14年,这就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典范。

郭利兵说:“海拔高,矢志强军的追求要更高。像高原的昆仑草,深深扎下根去,心就与高原融在一起了。”有了像他这样的“昆仑草”扎根生命禁区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强军目标一定会在基层落地生根。(记者 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