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新变化:打造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27.11.2014  11:40
 

          2012年,乌鲁木齐投资近30亿元,用198天打造了“”字路,极大地缓解了首府交通压力,创造了乌鲁木齐市政建设史上奇迹。2013年3月,“”字路二期迅速上马,城市交通再次升级。这一路网涵盖城区约50平方公里,涉及200万人出行。(记者 张新军摄影)

        如果城市里,私家车少了,公共交通多了,出行方便,空气清新,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畅通无阻,这样的都市生活该有多么令人期待。如今的乌鲁木齐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将打造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大容量快速公交为支撑、常规公交和出租车为网络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未来的首府,地下与地面、大容量与中低运量、机动化与非机动化交通相互匹配、无缝衔接的出行方式将成为现实。

        “”字路完善基础路网 开创首府交通新格局

        为缓解中心区域交通压力,2011年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以外环路、河滩路、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为骨架的“”字形快速路系统,成为乌鲁木齐市政建设史上投资和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工程分两期实施。

        2012年10月15日,乌鲁木齐田字路一期工程建成全线通车,新增桥梁面积36.57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3.55万平方米,使得原有快速路道路通行面积增加了24%,提升了东外环其原有的整体通行速度和能力,均衡了外环路和河滩路的交通,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30%。至此,“”字的中间“一横”已浓墨挥就,克南高架和今年升级为双向6车道的外环路搭建起“”字路框架,使乌市史无前例的拥有了地面道路与高架桥的互通式路网。

        2013年10月19日,乌鲁木齐市“”字形快速路二期正式通车,田字路二期工程全长约20.77公里,其中新建隧道0.73公里,新建、改建桥梁、道路20.04公里,主要包括原有桥梁拼宽改造、新建高架桥和隧道,配套建设地下管线、道路桥梁附属设施、交通工程设施、景观设施等。“”字路二期工程是乌鲁木齐市“”字型快速路网建设的最后一笔——“”字的“一竖”。这标志着乌鲁木齐市“”字路工程全线贯通,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快速路网骨架已构建完成。

        2014年10月25日,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道路东延工程全线通车。这一工程将贯穿城区东部水磨沟片区,是“田字形”快速路网中的“一横”的延伸,即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向东延伸的部分,西起东外环立交预留高架主线处,沿温泉西路、温泉东路向东延伸至拟建东二环节点立交处,并继续沿温泉东路向东延伸至现在双向6车道处。

        道路的修建对完善城区快速路网体系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增加了城区东部水磨沟片区进出中心城区的快速联络通道,为水区交通快速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BRT线织就“”字形交通百姓幸福行走

  因为加班,在某政府部门工作的马先生没能赶上单位的班车,但他并不着急,从单位步行5分钟到最近的BRT公交站台,中间原地换乘一次,回家全程只需花一块钱、半小时,甚至可能比班车还快。虽然,晚高峰时段,BRT公交车上也颇有些拥挤,但站台上免费提供的开水,以及车内开着的空调、温馨提示,让他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舒适。

  2011年,3条大容量快速公交(BRT)线路通车运营,乌鲁木齐随之成为中国第15个进入BRT行列的城市。经济、高效、安全、便捷的BRT快速公交系统,悄然改变着乌鲁木齐市的交通结构和出行理念,让市民在公交出行中感受着便捷与幸福。

  “怎么都没有想到,乌鲁木齐BRT快速公交的发展速度这么快。”71岁的老人吴谦益已经习惯了乘坐BRT出行,他每天都要乘坐2-3次,快捷的运行速度和舒服的乘车环境让他流连忘返。

  随着11月1日BRT7号线开通,乌市城市客运主骨架已构筑完成。至此,乌市BRT线路终于形成了一个“”字交通,乘客可以在这些线路之间便捷换乘,抵达各个方向。

  公交车、BRT、出租车,除了现有的三大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外,乌鲁木齐市民今年还享受到“环线”快客带来的便捷。

  为充分发挥“”字路服务大众的功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到“”字路的建设成果,继2011年开通BRT后,乌市再次利用“”字路资源开通环线快客1路和环线快客2路,构成“”字路的“8”字形线网结构,丰富了乌鲁木齐现有的公交模式,形成不同范围公交出行需求的多层次、多模式的公交体系。

  轨道交通改变生活方式让城市发展提速

  2014年11月16日11时,随着一声响亮鸣笛,满载乘客的D8602次和谐号动车缓缓驶出乌鲁木齐南站。这标志着兰新高铁新疆段正式通车运营,西北地区由此跨入高铁新时代。

  77岁的包万荣和老伴退休后一直居住在哈密市,5个子女都住在乌鲁木齐,因为路途遥远,一大家子团聚的机会太少。前不久,老两口到海南旅游,坐飞机回到乌鲁木齐后,子女们劝他们先不要回哈密,等着坐动车,3小时到哈密。“这省出的是时间,带给一家人的是欣喜。”包万荣激动地说。

  开通运营的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哈密段全长530公里,全线设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鄯善北、吐哈、哈密5个客运营业站。动车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乌鲁木齐到哈密的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现在北疆有北疆之星,东疆有动车,接下来库尔勒、阿克苏方向的客运产品也将重新设计。”乌鲁木齐铁路局客运处处长黄新介绍,乌鲁木齐铁路部门正在打造打造乌鲁木齐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和四小时的城际圈。

  而乌鲁木齐从本世纪初开始的地铁圆梦之路,经过不断规划与调整,也在今年正式开工。人们从来没有感觉到地铁离自己如此之近。

  “地铁开工了,心里特高兴,也特自豪,在内地坐过地铁,非常快,这下好了,乌鲁木齐也终于有地铁了。”市民牟景荣得知乌鲁木齐要建地铁很是兴奋。2014年3月20日,随着地铁1号线工程11标段铁路局站-体育中心站区间段2号竖井的率先开挖,拉开了地铁1号线施工序幕。

  地铁1号线南起三屯碑,终点为地窝堡国际机场,是首府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主骨架线路,贯穿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新市区),全长27.6公里,全线共设7座换乘站,可与规划中的其他6条地铁线形成换乘关系。计划2019年4月开始全线的动车调试,12月全线贯通试运营。

  不仅地面交通速度在提升,航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作为新疆第一家本地航空公司,乌鲁木齐航空公司2014年8月29日成功首航。

  乌航以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成立初期投入3架干线飞机,重点开通乌鲁木齐至京沪穗等干线航线,以及至阿克苏、库尔勒、伊宁、和田等重点疆内支线航线,主要运营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未来,乌鲁木齐航空将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干支线结合、覆盖新疆的区域型航线网络,并逐步开通中西亚地区及欧洲航线,从而将乌鲁木齐打造成为我国内地连接中西亚的桥头堡。

  乌鲁木齐市建委副主任宋歌称,今后乌鲁木齐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方面,将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大容量快速公交为支撑、常规公交和出租车为网络的三级公交体系。

  未来几年,对于乌鲁木齐来说,轨道交通改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速度,更能让城市发展提速。(记者谢燕报道)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
开门迎客,商户都在忙些啥——乌鲁木齐街头见闻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11月中国新疆网
“大白”志愿者:向“疫”而行 护佑健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连日来,中国新疆网
新疆各地供热企业开足马力保供热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亚芸报道:新疆各地供热企中国新疆网
稳妥有序 全力以“复”
稳妥有序 全力以“复”——记者实地探访乌鲁木齐3家中国新疆网
新疆各地加快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石鑫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中国新疆网
10月末新疆交通物流业贷款余额超500亿元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永飞从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