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今年百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

18.12.2015  12:09

 

  9月20日11时04分,车辆行驶在阿勒泰路-西北路高架桥上。当日11时许,阿勒泰路-西北路高架桥通车。(本报资料图片)
      取消河滩路、外环路车辆通行费;阿勒泰路高架桥及地面道路通车;建设完成BRT4号线一期工程和BRT6号线工程……惠及全体市民的2015年我市100件民生实事全部得以落实。


      (记者宋建华  李志刚)2015年,首府100件民生实事中各项政策措施均已落实到位,各项工程建设项目当年可完成的已全部完工,23件实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12月17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毅通报了我市100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截至目前,我市2015年为民办理的11个方面100件实事,共涉及承办单位43家,其中政策措施类实事51件,工程建设类实事49件。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预计达3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同比增长6.5%。
      100件民生实事中,鼓励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完成城北新区供水工程、淘汰“黄标车”1.21万辆等23件实事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作为乌鲁木齐市第五个“民生改善年”,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改善民生11个方面100件实事,并于2月15日印发了《2015年改善民生11个方面100件实事责任分解方案》,全面启动实事办理工作。
      办理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举全市之力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实事,各区(县)、各部门密切配合,倒排工期,将实事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动各项实事办理工作。市委、市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项目审批事项做到特事特办,提供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各项实事早启动、早落实、早见效。
      魏毅说,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对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我市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开展“民生改善年”活动,全力以赴抓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发布会后,市建委、发改委、城管委(行政执法局)、财政局、人社局、环保局、交通局、教育局领导接受中央、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媒体集中采访,介绍了承办民生实事的办理、效果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