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婴飞机上休克四位援疆医生急救 事发喀什飞往上海航班

26.09.2015  10:58
原标题:女婴飞机上休克四位援疆医生急救 事发喀什飞往上海航班

   女婴飞机上休克四位援疆医生急救

   事发喀什飞往上海航班,虽天地接力救援,飞机返航孩子没能醒过来

  9月23日13时30分,在得到了塔台的允许后,喀什飞往上海虹桥机场的CZ6997号航班关闭了舱门,飞机进入跑道、滑出、升空,一切如往常一样正常。但是升空仅5分钟,飞机还在爬升阶段,机舱内却传来哭喊声:“我要下飞机!

  原来,一名两个月大的女婴突然休克,孩子母亲惊慌失措,哭喊着要下飞机。随后,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面罩吸氧……飞机上4名江苏籍援疆医生、机组人员展开救援。40分钟后,飞机返航落地,女婴被送进急救病房,但遗憾的是,孩子终因病情过重,没能救过来。

   起飞5分钟,机舱内传来哭喊声

  “我要下飞机!”一阵哭喊求救声让乘务长张艾艾从失重的感觉中回过神来。迅速通知乘务员去查看,自己也赶紧赶到客舱内了解情况。这时,一位怀抱女婴的妇女从座位上站起来,哭喊声更加声嘶力竭了。

  张艾艾看到妇女怀中的女婴脸色苍白,嘴唇发干。简单沟通后,她得知孩子情况不太乐观,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此时,客舱内的气氛骤然紧张,很多乘客都站起来一探究竟。

  飞机才起飞5分钟,如果乘客在客舱内大面积移动有可能使飞机失去平衡。张艾艾跟其他乘务人员一边向机长报告情况、取来紧急救援设备,一边安抚其他乘客情绪。“在我们解释后,乘客们都很配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张艾艾说。

   4名援疆医生组成临时急救队

  “我是儿科医生!”常州市儿童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史伟新听到求救后立即解掉了安全带,第一个冲到了妇女面前。

  此时,飞机上的喇叭也传来了乘务员的求救声:“有个婴儿需要急救,希望飞机上的医生可以帮忙。

  紧接着,常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马海鹰、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治医师方琴、昆山市中医医院急诊中心赵波等3名医生也围了过来询问详情。

  “我们4个人的座位都在孩子的周围,孩子妈妈的哭喊声传到我耳朵里,我听得很揪心。”方琴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4位都是援疆医生,准备“三节”期间回家探亲,正好在飞机上遇到了这一幕。

  现场快速诊断后,几位医生都表示,孩子状态不乐观。“面无血色,嘴唇发白,心跳、呼吸骤停,必须立即尽全力进行心肺复苏”。

  于是,由4位援疆医生临时组成的急救团队开始急救。一边,医生不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另一边,乘务员也立即取来了急救装备——氧气面罩给孩子供氧。然而,时间在一秒秒流逝,这个两个月大的女婴仍没有恢复自主心跳呼吸。

  这时,孩子妈妈几乎崩溃,乘务员不停安慰她并告诉她,在场的每一位医生都会尽全力抢救孩子。逐渐地,孩子妈妈情绪有所平复。在方琴建议下,孩子被移动到飞机尾部更宽敞的休息区,再次进行心肺复苏。由于孩子位置较低,4名医生只能一直跪着施救。

   飞机返航,当地医生接力

  “请通知机长立即请求返航,让喀什急救站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和设备,立即派儿科医生在机场待命。”航班机组人员和4名医生共同指挥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

  大约两分钟后,飞机返航的请求得到回应,乘务员广播了返航消息和原因,机舱非常安静,没有抱怨之声。方琴说:“我很感动,在生命面前,所有人都很尊重。

  连续抢救了40多分钟后,飞机终于飞回到喀什机场。4位医生跟着孩子下了飞机,机场早已安排好一切,“我记得很清楚,飞机到达喀什机场后,机舱过道上没有人走动,都为小患者让出了生命通道,甚至有的乘客还在默默祈祷。”方琴回忆说。

  “我们顺利到达机场急救室,一路上都有工作人员指引,没有浪费一分钟。”马海鹰说,在机场急救室,喀什的儿科医生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救援设备和药品。由于飞机还要继续起飞前往乌鲁木齐,4名医生只好回到了机舱。

  据了解,这个两个月大的婴儿是一位高热患者,被诊断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喀什的医疗资源有限,婴儿家属想把婴儿带到乌鲁木齐进行治疗,但是乘坐汽车耗时太长,婴儿家属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准备乘坐飞机将婴儿带到乌鲁木齐的医院进行治疗。没想到,飞机刚起飞,婴儿就病情急转。

  “那天晚上我到家已凌晨4点了,心里还在担心那个孩子的情况,后来通过在当地工作的一位同事问到了孩子的情况。听到孩子没有救活的消息后我很失望,也很心痛。”马海鹰告诉记者。

   继续阅读:哪些人不宜乘机?

  乘机过程中病情突发的例子时有发生,那么哪些人群不宜乘机呢?

  记者了解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空中轻度缺氧,可能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严重高血压的病人,通常不宜乘飞机;脑血管病人,如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这类病人,由于飞机起降的轰鸣、震动及缺氧等,可使病情加重,不宜乘飞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肺气肿、肺心病等,如果有气胸、肺泡破裂等,飞行途中可能因气体膨胀而加重病情;严重贫血的病人,不宜乘飞机;耳鼻疾病患者,如耳鼻有急性渗出性炎症,及近期做过中耳手术的病人,也不宜乘坐飞机;近期做过腹部手术,或发生过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的患者,要等病情稳定两周后再考虑乘坐飞机;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在手术10天内不能乘坐飞机。

  此外,老人、儿童乘坐飞机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毕竟高空飞行时,机舱内的环境与地面不同,容易诱发疾病。(于惠如)

  “身体素质不好的婴儿、老人在坐飞机前最好听取医生的意见。”马海鹰说,飞机上的急救设备非常简陋,只有氧气罩、听诊器之类的,药品也都十分有限,如果有患者坐飞机,家属最好是自己带上相应的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