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本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全口径”公开
(记者托亚报道)“2015年新疆本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实行了‘全口径’公开。除了收入预算按资金来源逐项进行公开外,项目支出的科目更是细化到了最底级科目,这样一来财政资金用途的明晰性和易读性进一步增强。”自治区财政厅预算处处长王建强说。
3月23日,自治区财政厅发布的2015年自治区本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工作情况通报显示,自治区本级133个部门预算单位中,除因涉密原因经自治区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批准不公开的5个部门预算单位外,其余128个部门预算单位全部在自治区政府网或单位门户网站等,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
公开内容细化到款级科目
2012年起,我区本级部门单位开始首次开始推行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执行之初并不太顺利,一开始原定在5月底前完成的预算公开工作,最终拖延至6月底才结束,全区本级135个一级预算单位中有103个单位公开了预算内容。这一方面与当时部分党群、社群部门单位暂没有列入公开范围有关,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单位对预算公开存有排斥心理,生怕被别人抓‘小辫’。”自治区财政厅预算处副处长夏学军说。
近两年,随着我区预算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各部门对预算公开的主动性大大提高。2014年全区除5家涉密单位外,其余单位全部公开预算。
“今年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预算公开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今后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和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全部都要进行预决算公开。”夏学军说。
为从制度层面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体系,今年2月《自治区本级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对预决算公开的主体、范围、要求等一一予以明确。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所有本级部门单位全部实行了“全口径”预算公开,内容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各项支出。同时,部门有下级预算单位的,要同时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和含所属单位的汇总部门预算,这也使得今年各部门公开的预算表格从去年的6张增加到了9张,有下级单位的部门表格达到20余张。
记者在自治区政府网站的预算公开专栏中看到,今年首个公布单位新疆社会主义学院除了详细介绍了本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和职能外,同时公布了收支预算总表、支出预算表等9张表格。
“以往预算公开的多是汇总数据,但看不出来财政资金具体花到了哪些科目。今年公开内容细化到了支出经济分类最细的款级科目,各单位在车辆、接待等方面的所有支出花费都一目了然。”夏学军说。
记者注意到在基本支出表格中,去年只公开到了工资、福利和对个人家庭补助和商品支出这一层,今年基本支出中仅“工资福利”这一项就细化到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商品和服务支出”则细分为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等。
“预算全面公开不仅是财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政府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重大改革,对解决政府越位、遏制腐败也有积极意义。同时公开也体现了对民众参与权和重大信息知情权的尊重,表明了政府在接受公众监督方面更加自信。”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东说。
明年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预算公开
记者在查看各部门预算公开信息时发现,今年新疆社会主义学院、新疆农科院等部门单位率先公开了政府采购预算,自治区粮食局则成为全区首个公开预算绩效评价报告的部门。
在新疆社会主义学院的政府采购预算表中,分列了今年拟集中采购的设备,包括投影仪、打印机、计算机、摄像机等,预计花费11.2万元。表格不仅晒出了要采购的目录,还标明了商品的规格和型号,比如要采购的3台计算机型号为联想T400P,预算价格共3万元。
王建强说:“政府采购预算公开今年是初步推行,公开的部门较少。从明年起我区所有本级部门单位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预算公开,目的就是使公众了解政府采购预算的同时督促部门单位自觉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和其他部门单位不同,自治区粮食局在公开收支总表等15张预算表格外,针对自治区粮食专项业务活动等4项资金规模达447万元的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制作了绩效评价汇总表和报告。除了说明各专项资金设立的目的、用途、管理方式等外,报告还对专项资金当年的使用情况和效益情况及管理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
作为部门预算“链条式”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后绩效评价将成为公众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参考。
说起“链条式”公开,王建强解释说:“简单说就是让公众了解整个专项资金的全貌。这对于部门发现问题及时纠偏、确保预算资金在既定支出范围和轨道内运行、减少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都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虽然今年只有一个部门进行了绩效公开,但这是今后预算公开的方向。”
预算公开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单位在2014年之前的预算执行率只有50%,在全区排名垫底。结果,由于没有提前做好筹划和落实,使得部分工程建设没有资金安排;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及时统筹落实部分专项业务工作,使得大量资金沉淀花不出去。”自治区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戈青说。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去年自治区人防办在预算编制之初就综合考虑建设单位的施工进度等因素,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并加大施工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同时,人防办财务处每月检查各单位预算执行的进展,每季度做出预算分析执行报告,对进度缓慢者予以通报。
“去年财政厅改变了以往部门预算一年一结的做法,改为半年一结,下半年又改为月结,月底结余的资金没有按时执行完就一律收回。在这样严格的预算要求中,我们全年完成了95%的预算,位列各单位前列。”刘戈青说。
预算从编制到执行再到决算各个阶段的公开,从根源上减少和杜绝了预算分配和管理中可能产生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根据规定,现在年初预算经人大批准公开后,不得再随意调整。为了确保预算的执行力度,各部门每年年初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全年支出,明确可以花多少钱,明确每一项工作完成的时间节点,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了项目就报,没钱就要。从争资金、争项目转到现在促进部门内部管理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及项目的研究论证方面,各部门自我约束的理财理念逐步建立起来了。”王东说。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今年各部门预算公开的意识和自觉性进一步加强,预算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公开质量等有了较大提升,但个别单位仍存在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够细化,不同程度存在公开内容不完整、公开表格不全面等问题,说明预算公开工作还任重道远。”王建强说。
为发挥好预算公开透明对我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今年的预算通报首次公开了自治区财政厅对各部门单位预算公开情况的评比打分结果。评比打分将计入各部门全年预算管理工作的综合考核成绩,同时该考核结果也将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王建强表示,为提高预算质量,下一步我区将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将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纳入自治区政府绩效考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