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从幕后走进直播间
【大美新疆·遇见非遗】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刻着京剧脸谱的葫芦、绣着哈萨克族刺绣花纹的褡裢……打开各类电商或直播平台APP,输入“新疆非遗”,便有数百种产品扑面而来。
新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区,非遗资源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艺术、体育杂技等多个门类。近年来,上千种非遗衍生品搭乘电商“快车”,为更多人欣赏、购买;也有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启直播非遗带货模式。
直播间里“圈粉”无数
1989年出生的孟璐璐是非遗皮雕技艺乌鲁木齐市级传承人,从2019年开始,她就通过网络宣传皮雕技艺,在设计师网站平台上拥有2万多名粉丝。
“在网络上,我们宣传各式各样的皮雕作品,大到皮雕画、传统乐器弹拨尔,小到钥匙包、皮雕挂坠……这种宣传方式不仅可以提升非遗产品的关注度,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孟璐璐说。
“欢迎走进直播间,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面塑技艺传承人那鼎浩老师……”在2021年首届“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主播谢婷婷每天进行两场直播,邀请参展的100位非遗传承人做客直播间和网友互动。
“我们还挑选了28件非遗文创产品进入直播间,帮助非遗传承人及非遗工坊拓宽销售渠道,平均每天交易量达上万单。”直播平台运营方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工作人员王亚珍说,非遗在直播间“圈粉”无数。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对着直播镜头,自治区级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革一边熟练地和网友互动,一边上下飞舞着手中的剪刀,一幅憨态可掬的“小老虎”便呈现在镜头前,让直播间里观看的上万网友赞叹不已。
近年来,王革尝试将剪纸作品融入日常生活,开发出剪纸扇子、书签、灯笼、明信片、装饰画、冰箱贴等二三十个新产品,这些产品都成了畅销的新疆礼物。“今年春节我结合卡通形象创作的‘叮当虎’窗花售出了5万张,备受年轻人欢迎。”王革说。
老手艺走进时尚生活
卡德尔·热合曼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维吾尔族刺绣哈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的团队生产的刺绣产品达40余种,销往全国各地。“我们将文创产品与非遗相结合,打造出手提包、围巾、服装、靠垫等年轻人喜欢的文创产品,一年就能接到40多万元的订单。”卡德尔说,在哈密,有的绣娘还走上了巴黎时装周、米兰时装周等国际舞台。
“哈萨克族刺绣和‘褡裢’的结合,背在身上非常独特,我爱不释手。”在名为“巴依部落”微店上,一位上海买家这样评价该品牌推出的“褡裢”系列刺绣背包。近年来,传承人不断创新,加入越来越多时尚元素,让新疆非遗衍生品备受好评。“过去,人们想到刺绣,觉得它只能做衣服和家居用品。这些年,我们开发了冰箱贴、钥匙坠、抱枕、瓷器等上百个品种。‘褡裢’系列刺绣背包还曾获得国家旅游产品金奖。”该品牌负责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张国靖说,每次直播时这些产品都非常受欢迎。
从2016年开始,新疆云布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雅辉和团队专注研发云布谣艾德莱斯系列品牌。“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对非遗来说,使用就是最好的传播,一直沿用就是最好的传承。以艾德莱斯为元素创作的服饰绣片、背包、钱夹、家居用品,令人眼前一亮,让古老非遗变得青春时尚。”刘雅辉说,近年来,公司研发的沙海焰山、交河古韵系列等非遗衍生文创产品也深受年轻人青睐。
电商助力非遗进万家
“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非遗购物节、1600余部非遗题材纪录片在线展播……近年来,新疆各地积极探索古老非遗在互联网上的多样“玩法”,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拓宽了路径。
从2020年开始,新疆每年都会推出非遗购物节,联合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快手等电商平台,打造红红火火的线上非遗“大集”。
第二届非遗购物节上,面塑传承人怀元辰通过直播方式,热情地向网友推介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馕、烤肉、抓饭、花帽等一系列面塑文创作品,燃起了大家的购物欲望,网友纷纷互动留言并下单。“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有了这两个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网络为非遗装上了翅膀。”怀元辰说。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是国家级非遗传承地,村里有106户村民从事乐器制作,有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近年来,依托电商进农村项目,加依村的乐器串联起更广阔的市场。
“我们联合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电商平台,举办电商培训课堂、进行直播带货,带动非遗产品的发展。”该村天籁嘉音民族手工乐器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卜杜拉·伊卜拉依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