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绵阳模式”

28.10.2016  21:09

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以提高经济速度、扩大经济规模为主要指标的“硬实力”的增长,更需要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全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却又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

但存前朝一片瓦,留与子孙细把玩。”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取得了阶段成果。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文昌洞经古乐、潼川豆豉酿制技艺、大禹传说、口弦音乐、跳曹盖、青林口高抬戏等列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有40项列入省级代表性项目,有169项列入市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32人,市级代表性传承112人。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如何更好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日前,市政协召开界别协商会议,委员们通过实地调研、深度研讨交流,探索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绵阳模式”。

健全机构完善机制 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专业队伍承担,工作难有作为。目前,我市有市本级与江油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其余各县、区还亟须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市政协委员嘎拉茶建议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明确编制和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一些处于高度濒危状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项目要优先提供政策、资金支持,要突出重点和代表性。

应该建立好管理机制、联动的普查与收集机制、深入的发掘与研究机制、有力的保障与支持机制等。”市政协委员何季德则表示,要把我市的非遗文化资源查清楚,收集整理好,并加以动态管理;要及时掌握非遗知情人,重视在绵高校与民间的非遗文化研究专家与爱好者,把非遗文化的研究项目纳入社会科学研究和评奖内容,在文化专项扶持上加大力度。

加大扶持强化保障 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平台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秉持“整体联动、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保护传承理念,我市积极搭建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非遗专业人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市政协委员谢普认为,非遗项目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好保护传承。“应该对非遗文化传承人进行扶持和奖励,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同时,可以吸纳社会资金,借助民间力量,整合优势,做好传承。

要抓好传承队伍建设,制定传承计划,建立传承活动基地,设立专项传承补贴,对传承人带徒传艺、培训学习、资料整理、展演展示等给予一定的扶持补贴。”市政协委员晋超还建议,对列入省级以上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者,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鼓励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解决传承人后继乏人的问题。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营造非遗保护传承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认知,市政协委员们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市政协委员肖平凡表示,要加大非遗资源、品牌和价值的宣传,拓展非遗传承利用途径,拓宽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渠道,促进非遗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作用,支持和帮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产品宣传、销售推广等。

要充分运用有利资源与平台,着力构建广泛的宣传与展示机制。”何季德说,要把非遗文化纳入社科知识普及范围;充分运用“中国科技城·绵州讲坛”的实地版、影视版、网络版等,宣传介绍我市非遗文化资源与相关情况;在组织参与国际国内展会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日常性巡展活动;加大区域性、相关性非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与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