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两年 四类科技人才实现“两头亮”

24.12.2014  08:43

  12月15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普通的一天,但对于30岁的巴楚县畜牧兽医局干事马奔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一天,马奔的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肉羊多胎繁育技术在该县阿纳库勒乡开展示范。这是马奔自获得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巴楚县第5个乡进行示范。按照项目规划,到2015年,他的这一技术成果将在全县10个乡镇推广,使巴楚县的巴尔楚克羊存栏达到15万只,年出栏5万只。马奔感慨地说,基层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不仅让基层老百姓受益,更让他实现了自我价值。

  马奔是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众多获益者之一。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巡视员胡克林告诉记者,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杰出青年、优秀人才、青年博士、基层青年四类科技人才实现“两头亮”。

  胡克林说,一些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协同创新、交叉合作,利用各自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初步形成了全新的项目解决方案。在他们中间,有个别人有望成为国家青年科技人才,有望申报院士;一些基层青年人才针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开展的技术研究,给自己和农牧民带来了很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疆已培养青年科技人才340名,2014年,按照以基层一线为重点,向企业倾斜的原则,还选拔出5个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两年间,新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共取得自治区支持资金3500万元。(张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