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渠开创了冬季兴修水利的先河
8月28日,宋发宏老人正在家中撰写《青年渠》个人回忆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家住仓房沟路8号,现年85岁的宋发宏来说,作为当年修建青年渠的总指挥,他和参与修建渠道的3万名学生、青年干部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了修建青年渠“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美好理想。近日,宋发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讲述了他当年指挥修建青年渠的往事。
记忆
宋发宏出生在陕西,14岁去延安参加了革命。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百业待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他也和其他有志青年一起来到了新疆。
1952年,宋发宏担任共青团迪化市委员会书记,1954年迪化市改名为乌鲁木齐市。1957年,他被任命为自治区团委副书记,从此,一辈子情系新疆发展。
在那年冬天,青年渠开始修建。时任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王恩茂、自治区主席赛福鼎?艾则孜等领导参加了青年渠开工典礼。
宋发宏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从1957年10月10日破土,到1958年5月4日,共挖填土方501876立方米,拣运卵石85929立方米,3万名学生、青年干部奋斗204天,其中130多天平均温度都是零下20摄氏度,建成了30多公里的水渠。
这条在冬日里靠人搬肩扛建造的30多公里的水渠,对城市供水、防洪、灌溉及沿线绿化景观均起到重要作用。为什么施工期一定要选在冬季?原因是卵石只能在入冬的枯水期才能采到。别看河床里有很多石头,但拣来的石头有严格的要求,即三要三不要:20厘米以上的石头要,小于20厘米的不要;像哈密瓜的要,三角形、四方形、圆蛋形的不要;坚硬的石头要,风化石头不要。
宋发宏回忆,最难的还是运石头。大量的石头要运到长达500米,坡度80度的渠线周围,没有路,没有工具,全靠肩扛人抬,手套和抬耙子用不了几天就报废了。
创举
1958年4月19日,大渠基本完工,准备20日试水。不料出了十分惊人的特大事故。宋发宏回忆,自己和工程师在渠首开闸试水,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看见一名青年一边急跑一边哭叫:“快关闸呀,三工区决口了!”
宋发宏立即关了大闸,快步跑到三工区,看见大渠中间拦腰被截断了数十米。宋发宏吓出一身冷汗。
经过实地查看,原来这段渠经过一段麦田,渠边是一条土沟,土沟下面有许多老鼠洞,水就是从这些洞里渗出来的。
千里之堤,毁于一旦。青年们都像打了败仗一样,都自责说,没有做到更好更认真。
这段水渠需要重新修补,经过反复商议,只有改造一条路了,重新测量设计,改道300米,上百名队员放弃休整,带着发电机、手推车,夜以继日,经过五天奋战,终于抢修成功。
“这就是直直的渠道为什么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的原因。”宋发宏说,算考验的话,这只是第一道。在5月4日放水典礼那天,开闸10分钟水流到5公里处突然不见了。
按理渠道漏水是正常的事,充其量30%的渗漏,怎么会全部漏掉?
原来,有一段渠道表面一层细沙被水冲光后,仅剩下一层空隙大的鹅卵石了。这是大家始料不及的。这样大的漏水层,原则上只能靠水泥浆砌了,那时候水泥比金子还稀缺,只能想别的办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汗珠一点一滴地滑落。从下午到黄昏、从黄昏到深夜,用麦草黄泥填充空隙的方案出炉了。
经过数天的努力,汹涌的渠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大家相互竖大拇指,连声赞扬:“了不起、了不起!”
当时王恩茂书记说,青年渠开创了冬季兴修水利的先河,是一个创举,是一个义举,是一个壮举,这是很高的评价。
传承
“青年渠是新疆各民族青年用汗水铸成的。那个冬天,青年们抗严寒、战冰雪204天,为国家创造了财富,节约了300万元资金!”宋发宏讲到当年壮志豪情,眼睛里满是骄傲。
鞋底磨烂把鞋子丢掉、光脚搬运石头的青年魏承德;腹部生疮、坚持跪在地上推着石头前行的15岁少女魏兰花;一只手被砸伤,用另一只手坚持采卵石的团员托乎提……宋发宏清楚地记着,3万多名青年中就有5000多人受到大队表扬,1982人荣获青年突击手的光荣称号。
前人修渠后人享福。在宋发宏厚厚的相册里,有一张1998年他与五名当年修渠“战友”重游青年渠渠首的照片。“三个已经走了!”老人凝视着相册里的每一张笑脸说,自己常常想起无私奉献的这些老朋友,虽然他们没有等到自治区成立60年的日子,但相信他们在天之灵会很欣慰,因为自治区成立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有他们付出的血汗。
上个月,宋发宏跟儿子去南山旅游,特意让儿子将车开到能看到青年渠的地方。老人说,去年3月,大西沟水库开闸放水,水流通过青年渠,流向了乌拉泊水库,这标志着实现了“三库联调”,这样一来,既保障城市供水,又兼顾了城市防洪,实属不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发宏已到耄耋之年,但老人心中那渠清水,依然日夜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