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县就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开展调研
截止10月中旬,霍城县农机局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机具650台,其中动力机械184台,受益农户215户,资金使用为615万,至年底资金使用量预计约为60%。较往年相比,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剩余量较大的原因,经过多方面的调研汇总,原因大致如下:
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对象95%以上为农民群众,2015至2016两年来,受雨水冰雹、洪涝灾害等自然因素影响,农产品产量低下且出售价格低廉不稳定,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需要支出平均每亩地500元的农药、化肥、种子、劳工费成本,收获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造成了霍城县辖区内土地对外承包每亩100元都无人问津,连锁效应导致农民无力购置农机具,没有信心依托农机具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收入。
二、2016年霍城县内现拖拉机在册登记为4728台,其中新增144台,二手交易200台,收获机械128台,这些数据说明对于农业用地约50万亩的霍城县来说,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农机具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二手交易已悄然代替新增成为农民购置农机具时首要考虑的成本核算。
三、通过对霍城县内3家农机经销商的调查走访得知,近两年来在每年进货运输费用、房租等支出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的大幅度减少叠加造成每台农机具的进价成本上升,即便通过欠账销售、让利促销等手段也不能激活农民购机热情购买农机具,以至于经销点的销售萧条局面。3家经销商中已有2家经销商转行,以依托其他行业的发展赢利来支撑农机经销点的运行。
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较林业、农业的惠民政策项目工作而言,实地核实验收、录入喷号等人力成本付出大,事多容易错多的现象加上又无津贴补助,造成相关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乡镇基层工作普遍存在有能力的工作人员兼管多办、能力较低的工作人员效率低下消极怠工,乡镇人员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操办等工作的积极性也就相应较低,致使农机一线工作效率普遍滞而不进、存在怠倦感只图应付工作即可。
五、县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管理层面没有经费用于一是施展于对乡镇农机站绩效管理考评,造成管理困难和管理有效的现状;二是没有经费用于印刷宣传资料等,宣传层面欠缺媒介资料导致惠民政策的传播有限。
六、30%的农机购置补贴额度、补贴种类品目的范围限定也导致农民补不抵购、购而不补,对补贴农机具产生了严重的物价质疑,综合市场分析后选择了不在补贴范围内的各种农机具。
七、自治区业务系统开通晚、县级财政一卡通和兑付审批、农民购机审批等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程序复杂化,延长了补贴到位时间拖延了补贴工作的效率。
经过农机局实地调查,与农民、经销商沟通分析,和自我查找等后,为促进农机购置补贴惠民政策的有效延续,建议:
一是结合伊犁州总体规划的农林水牧产业布局考虑加大业务管理部门的权限,以便灵活有效增加补贴机具种类品目、提高通用类补贴机具额度,能将已饱和市场的机具补贴资金转移到农民耕费、深翻、收获作业费、其他产业投资等开支上,达到以减支来提高农民收入的惠农强农的扶贫攻坚目标;
二是将购买补贴延伸分化,增设更新农机、报废农机补贴,分类进行补贴,以活跃增加农民的购买能力;
三是扩展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使党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采取按时、统一、酌量配置宣传画、宣传单、宣传生活用品(T恤、环保袋、橡胶手套、遮阳帽等),让农民了解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产品目录、标准和申请程序,以便一线农机宣传有办法有能力开展惠民政策的宣传;
四是增设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可采用按台配置的拨发,以便提高一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让核实、录入、督导等工作有效进行;
五是建议加强管理层面与业务层面的交流沟通,制定简便工作程序、减化工作困难、轻化工作任务、延长录入时间提高补贴效率的良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