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无痕”彰显城市文明底蕴

22.12.2016  01:02

  (吴杨)19日白天到夜间的一场雪,不仅让乌鲁木齐披上银装,也使大街小巷变得湿滑难行。为确保通行正常,19日18时起,各区(县)完成主城区的快速清雪工作,22时起,清雪设备全部上路,次日凌晨5时,全市2.4万名环卫工上路清雪。

  2011年,乌鲁木齐市在全国率先完成由人工清雪向机械化清雪的转变。清雪目标由“降雪就是通知,停雪就是命令”变为“即下即清,雪停路净”。 经过几年的运行,这种模式经受住了多场大雪的考验。数据显示,96%的群众对上一雪季首府的清雪模式、清雪效率感到非常满意。接近满分的满意率背后,体现了城市应对难题时集体发力的自信,也折射了人们对这座城市文明底蕴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我们总能看到,临街单位和一些商铺的经营者,主动挥起扫帚铁锨“自扫门前雪”;一些小区居民走出家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扫小区积雪;一些私家车主,主动驶离停车点,为清雪车辆让路;公交车为乘客多停留一分钟,前后门台阶处安置防滑垫,以防乘客摔倒;电力、通信、燃气等行业也积极行动,确保市民的正常生活;网友们主动发起应对雪天的文明行动倡议,各种互帮互助的暖心行动不断被刷新;遍布大街小巷的爱心暖屋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为私家车放个假,不给城市“添堵”,成了许多人的共识;一杯杯冒着热气的茶水、一碗碗免费提供的汤饭,是许多餐馆经营者表达感谢和理解之情的方式……

  这样的责任与担当,是城市主人翁意识的集体体现,更是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攀高的现实印证。

  “雪落无痕”,彰显城市文明底蕴,这些场景令人温暖,也让文明的力量在细节中传递。文明创建贵在“”,细心方能用心用力。让我们从细节出发,依靠全体市民的力量,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从而带动社会风气的“大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