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瞄准商机 助力新疆经济发展
亚心网讯(记者何玲报道)“我们公司的出口贸易额已经连续8年在全疆名列第一位,今年,我们又跻身于中国外贸500强之中,在中国民营外贸500强企业中我们也是节节攀升,荣登第31位。由我们公司控股的新疆三宝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设立的‘中国工业园区’项目将于明年开工建设。”12月15日,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云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眼看年底将至,近日,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发力,又签订了三份哈萨克斯坦年产200万吨水泥项目的后续及试车合同,出口哈萨克斯坦92辆天然气公交车合同,哈萨克斯坦MTBE、聚丙烯技改项目合同三个总价达到4760万美元外贸大订单。
如今,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自治区外贸企业骨干之一。王云泉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所坚持的重要理念就是“诚信”。
3000元起家
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原为新疆塔城地区青少年服务公司。公司成立初期,仅有几个人。几张办公桌、几把椅子、一辆旧吉普车就是公司的所有资产,公司流动资金仅有3000元。
王云泉告诉记者,那时,哈萨克斯坦国内日用品紧缺,公司董事长康和平瞄准了这一商机,开始了用白砂糖、服装等日用品与哈国客商换化肥、废旧钢材的边境易货贸易。
也是在1992年,公司成功地淘得了第一桶金,获得了1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为了让公司快速发展,康和平带人一同前往哈萨克斯坦寻找商机,遇到了一位要用化肥换中国白砂糖的客商,为了促成这笔生意,康和平在客户的办公室里住了7天,最终用自己的诚心感化了客商,成功地签了订单。
虽然订单谈成了,但公司没有购买白砂糖的资金。为了不失信于客商,康和平多次联系一家白砂糖生产企业,经过多次沟通,企业同意让他赊账。这笔生意的成功,让他在心中牢牢树立起了“以诚为本,以信为荣”的经营理念。
“记得在1993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暴跌,一些与哈国客商签订订单的客商纷纷开始躲避,导致哈国客商运进国内的大批钢材无法交易。在此期间,三宝公司认真遵守承诺,履行合约。诚实守信,让公司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在哈国大幅度地提升,使之后公司的易货贸易快速发展。”王云泉说。
瞄准商机及时转型
王云泉向记者透露了该公司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仍然“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是:在诚信为本的基础上,瞄准商机、及时转型。
1997年,在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易货贸易发展最好的时候,公司作出了易货贸易向现汇贸易转型的决策,同时,还把汽车、工程机械和机电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作为出口的主要货物。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该公司出口汽车、工程机械就达5000多辆(台)。
王云泉告诉记者,公司在出口汽车、工程机械的同时,还把后期的各项服务做到位。公司的汽车、工程机械出口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售后服务站。
随着哈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年加大,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目光转向了境外工程承包。公司的这一决策,开辟了对外贸易的新领域。
近年来,公司通过进出口贸易与境外工程承包相结合,不仅使境外工程承包快速发展,承建的各类项目达20多项;还不断推进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使公司年交易额从以前的几千万美元,上升到现在每年近10亿美元的交易额。
去年,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联合组建了新疆三宝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组建后的公司将实施在哈萨克斯坦“中国工业园区”项目。
王云泉介绍,“中国工业园区”项目一期建成后,公司将从国内招引10到15家企业入驻园区,让国内企业真正实现走出去。
助力新疆经济发展
在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日益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积极关注新疆本地经济发展。
2011年,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优势互补,引进四川宏达集团、上海月星集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新疆的大发展、大开发、大建设。启动了在木垒县投资150亿元进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2013年,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博艾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拉山口成立。
王云泉介绍,目前,公司员工基本上都是新疆本地员工。自2006年至今,为新疆本地缴纳税收1.15亿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还积极参与了自治区举行的“百企助百村”活动。
“我们帮扶的两个村分别是皮山县藏桂乡的亚村和库木博依村,我们计划投资200万元左右,建立年加工红枣3000吨的加工项目。”王云泉说。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当地50人就业。
王云泉说,“现在当地农民都是用传统的方法晾晒红枣,由于传统方法晾晒红枣品质欠缺,今年红枣收购价格较低,每公斤在8元。红枣加工项目建成后,红枣的价格至少将翻一番,农民将真正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