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腾别克热心帮助十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28.10.2015  18:39

近日,当笔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六团值班连的少数民族职工阿拉滕别克家时,陪在一旁的副连长苏利坦对笔者说:“小郭,安拉腾别克可是个好小伙啊,虽然腿有残疾,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可他勤快,不怕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还经常帮助周围的人一起致富呢 ”。

是的,他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操获得了该团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2年以来,阿拉滕别克先后荣获“八十六团和谐小康家庭”、“八十六团职工多元增收致富标兵”、“扶贫帮困先进个人”和“八十六团助人为乐先进模范”称号。

身残志坚努力创业

阿拉腾别克出生于1976年,2岁时在一次和同伴的玩耍中不慎将右腿摔断,由于家贫一直没接受过正规的医院治疗。初中毕业后再无钱上学,由于身体残疾一无所有,只能靠给别人干些小农活勉强维持生活。

阿拉腾别克面对困难没有低头和胆怯,而是思考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在团连领导和亲戚的无数次关心和经济上的帮助下,他发展起了养殖业。2002年,他购进了50只母羊。由于文化低,不懂养殖技术,仅3个月就损失近十五只羊,他掉下了眼泪,一连近半个月没好好吃饭。团连领导知道后,给他鼓劲并让他参加团举办的养殖学习班。由于他积极上进,四处学习养殖技术并用于实践,他靠剩下的35只母羊起家,发展起了庭院养殖业。在他的精心饲养下,到2015年,近三年,他家已发展到了350只羊、35头牛的养殖规模,年收入达到了十多万元,由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变成了该团有名的养殖富裕户。

致富却不忘他人

阿拉腾别克,是一位乐于奉献的活雷锋,只要看到谁家有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不予余力的帮助。

2008年7月,职工吐尔洪大儿子阿合白克被新疆大学录取,但是,吐尔洪却无力承担儿子的学费,望着儿子那渴望上学的眼神,吐尔洪的心里有种说不出悲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阿拉腾别克的家中,把情况说了一遍。阿拉腾别克当即说道:“巴郎子,上学的事么,是一件好事、大事,钱的事情么我来解决!你什么时候有钱就什么时候还,没有么就算了。”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拿出5000元现金交到吐尔洪手中。

2009年8月,职工袁学忠因为无钱雇人收打瓜,和媳妇一连几天愁得都没睡好。阿拉滕别克得知消息立马找到袁学忠,“我这几天没事,我和媳妇给你干活,不要你的钱”,袁学忠感激地说道:“真的谢谢你了!

2013年9月,由于家贫,艾得汉的儿子达尼别克面临辍学,阿拉腾别克听说这个消息后,主动找到艾得汉说:“你儿子的学费由我来承担,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达尼别克辍学,他还小呀。

阿拉腾别克就是这样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主动帮助解决。

引领职工奔富路

富起来的阿拉腾别克始终没有忘记身边需要帮助的同胞们。他将自己养羊十几年得来的经验知识与大家分享,经常走进别人的羊圈察看养殖情况,做免费的“养殖顾问”。

残疾哈萨克族职工吉巴义,2012年前是一个贫困户,妻子常年有病,生活贫困,他想发展畜牧养殖,但又缺少资金。阿拉腾别克听说这件事后,主动找到吉巴义说:“我给你借,不要你一分利息。”吉巴义用阿拉腾别克借给他的钱购买了80只羊,在阿拉腾别克的资金和技术指导下很快脱贫致富,目前有近300只羊,年收入近10万元。

2009年至今,阿拉腾别克每年拿出4万元帮助身边的人,他还采用把自己的羊让别人放,羊羔和羊毛归放牧人所有的办法,去设法帮助困难户脱贫。他先后帮助少数民族职工袁学忠、朱中平、吐尔洪、阿斯哈尔、艾得汉等十余名困难户,在阿拉腾别克的帮助下他们全部脱贫致富,2014年他所帮助的贫困家庭户均收入全部超过5.5万元。(郭巍 贺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