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县牧民放下羊鞭种大棚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刘威报道)在新疆阿克陶县现代农业开发区采访时,两位柯尔克孜牧民在蔬菜大棚里劳动的身影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他们都是从高山牧区乡主动申请搬迁下来的,其中一个是2014年9月才下来的,但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蔬菜种植技术,从原先只会挥鞭放牧的牧民华丽转身为拥有一技之长的现代农民了。
29岁的牧民艾力·要尔达西是2012年从阿克陶县恰尔隆乡搬迁下来的,当时与他家一起下来的有47户牧民,从气候凉爽的山区搬到天气炎热的戈壁滩,让很多牧民打起了退堂鼓,当年就有40户牧民因为适应不了这里的炎热天气和劳动强度又回到了山区放牧。而艾力·要尔达西和其他6户牧民坚持了下来,现在他承包着4座大棚,2座种植西红柿,2座种植豇豆。
走进艾力·要尔达西承包的豇豆大棚,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过不了一会儿人就汗流浃背了。
艾力·要尔达西说,在这里种植了几年大棚,已不感觉有那么热了,从刚开始承包一个大棚,到现在种植4个大棚,感觉自己已成了真正的种植能手了。
就在采访前一天,艾力·要尔达西的大棚豇豆卖了60公斤,每公斤7元。现在他对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哪里蔬菜价格高就卖到哪里,阿克陶县城、喀什地区蔬菜批发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34岁的牧民赛买提·尤努斯,是去年9月从克孜勒陶乡搬迁下来的。说起搬迁的原因,一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二是现在羊肉价格低,在山上放羊基本不挣钱了,而在这里种植蔬菜还是能挣到钱的。
赛买提·尤努斯现在承包了2座大棚,分别种植西红柿和豇豆。他刚到这里的时候不会种植蔬菜,开发区管委会的技术员就手把手地教他,几个月下来,他学习进步很快,西红柿和豇豆都长得很好,据他估计,今年第一年种植就可以收入1万元以上,比在山上放牧强多了。
为了让这些牧民真正安居下来,阿克陶县还在开发区附近建设了一批安居富民房,每户住房80平方米,让他们住得宽敞又舒适。
对于今后的生活,艾力·要尔达西和赛买提·尤努斯都有着共同的想法,就是长期在这里生活下去,以后如果有能力、有资金了,再承包几座大棚,通过劳动挣更多的钱,让日子越过越好。
阿克陶县现代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阿不拉江·阿不都卡德尔告诉笔者,现在整个开发区有2000座大棚,其中一半左右是当地农牧民在种植,而来自牧区乡的牧民种植了200多座大棚,他们现在已完全变成了有种植技术的现代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