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民生建设成效显著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两个率先”,阿克苏地区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工作,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把民生抓在手上,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2010年以来,连续5年将地区70%以上的财政支出、90%以上的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截至2014年9月已累计投入资金483亿元,实施民生工程2218项。地区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社保、文化及交通、电力、饮水等各方面民生基础设施能力显著增强,党的民生政策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各项民生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以来,地委、行署积极采取行之有效居民增收政策,大力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稳步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地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大群体”收入稳步增长。截至2013年末,地区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9亿元、扶贫开发项目170多个,帮助5.7万户、25.09万贫困人口脱贫;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49元,较2009年增加7999元,年均增长1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657元,较2009年增加4824元,年均增长24.9%;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二)城乡住房建设全面推进。 2010年以来,地区城镇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12.59万套,开工率达105.1%,累计完成投资125.1亿元,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5%,比2009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累计投入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资金80.46亿元,建成安居富民工程10.88万户,共有45.68余万农牧民喜迁新居;开工建设并交付使用游牧民定居1354户,占地区“十二五”规划总户数的67.6%,地区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二五”以来,地区始终坚持以建设阿克苏市和库车县“两座龙头城市”为区域中心、其他县城为骨干、中心乡(镇)相配套的新型城镇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园”兴“城”,以“城”促“园”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集聚度,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激活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截至2013年末年,3年间地区累计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7.2亿元,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21.44平方公里(其中8个中心镇94.05平方公里、23个建制镇27.3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98.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1.5%;实现供水能力32.03万立方米/日、供气能力157.78立方米/日、供热能力1260.99万平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16.4立方米/日、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能力13万吨,城镇供水普及率达90.6%、污水处理率达84.2%,燃气普及率达80.9%,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达6.2%,城镇建成区绿地率40%,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地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城乡基础设施持续得到改善。 “十二五”以来,地区坚持按照发展中心村、培植特色村、保护历史文化村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农村和新城镇。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9470万元,完成了8县1市、78个乡镇总体规划和1151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累计投资16.05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3399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地区84个乡镇、907个行政村通行条件,使地区乡镇通油路率达98.8%、行政村通油路率达74.76%,惠及90万农牧民群众;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91384户、县级沼气服务站12个、乡村服务网点411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41座、联户沼气工程17座、大型沼气工程4处;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165项、解决了15661户无电户的用电问题;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达98%,“村村通”地面卫星接收电视、“户户通”数字电视、“大喇叭”工程已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五)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10年以来,地区不断加快农村教育、卫生的领域投入,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4年间,地区累计投入资金3.19亿元,共实施双语寄宿制学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薄弱学校食堂建设等农村教育类项目389个、新建校舍17万平方米;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补助资金3.09亿元;招录双语特岗教师3838人、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1871人,2487名教师赴农村支教;实施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95个;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6155人次;现有村医2043名,具备中等医学学历达40%,卫生从业人员执业上岗达到98.2%。
(六)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010年以来,地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400元提高到420元,建立健全大病统筹机制,不断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和布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截至2014年9月末,全地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158.32万人(次);新农保参保149.5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85%;累计为10.87万户、24.16万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资金、临时生活救助和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43亿元;实现城镇就业44.8万人次,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就业3.2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万人次;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5.4万人次,“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消零14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3.25%降至2.41%。
文章来源:阿克苏地区发改委 http://fgw.aks.gov.cn/page.asp?id=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