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要求重大突发事件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
(记者任春香)“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5月4日,乌鲁木齐市政府印发《乌鲁木齐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到健全政策解读回应机制时明确要求。
据了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其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
依据《通知》要求:各区(县)政府、市属各部门,进一步健全解读回应机制,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落实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确保回应不超时、内容不敷衍。
“5小时”时限的要求首次提出是在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施细则》,其中明确要求,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而在此之前的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中还要求,“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
对此,新疆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富强认为,这是在社会迅速发展、新型传播方式增多的背景下,应对社会形势的变化、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
“现在,互联网发展迅猛,自媒体等多形式的新型传播方式越来越多,人们获取信息资讯的渠道更多了,但鱼龙混杂。如果政府没有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予以回应,可能会导致谣言四起。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及时回应,不仅能够及时引导舆情,稳定安抚情绪,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杨富强说,制止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真相及时准确地向老百姓公开,而将时间缩短到5小时,也表示政府回应、处理突发事件的自信心更强了,效率更高了。
《通知》中关于健全解读回应机制还要求,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的相关规定,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的职责,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等方式,主动回应重大舆论关切,释放信号,引导预期。
政务公开工作安排
教育
招生条件和结果要公布
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公开,区(县)政府要公开义务教育招生范围、招生条件、学校情况、招生结果等信息。
针对部分适龄儿童或少年延缓入学、休学或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等特殊需求,做好政策解读工作。
食药安全
食品抽检情况定期公布
加大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公开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处罚信息。
定期公布乌市食品抽检总体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核查处置情况。
建设新媒体发布平台,强化食品安全定期常态性抽检信息公开机制,增强公众获取抽检结果、了解食品知识的便利度。
及时公布食品药品召回产品、停产整顿、收回或撤销证书等情况。
卫生
违规处理结果要公开
乌市卫生计生委落实,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公开常规医疗服务价格、常用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违规违纪问题处理结果公开机制,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金融领域
及时回应误读、不实
要求乌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国资委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落实,围绕防范金融风险推进公开。
密切关注政府债务、银行信贷、企业投资负债、金融市场运行、互联网金融、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的舆情,针对误读、曲解、不实等情况,注重通过主要新闻媒体及时开展有理有据的回应,防止风险预期自我实现。
及时发布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案件查处情况和稽查执法工作动态,做好行政处罚决定、市场禁入决定和行政许可决定公开工作,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和透明度。
房地产市场
信息定期发布准确及时
要求乌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市国土局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落实,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公开。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信息公开,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和中介市场秩序,防止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等加剧市场波动。
深化老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安居工程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公开。
及时规范发布土地供应计划、出让公告、成交公示和供应结果信息,按季度公布房地产用地供应数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