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战士巡逻遭群狼包围 不停拉枪栓与其对峙一夜

20.06.2017  19:56
原标题:探访丝路古道的国门卫士(国防视线·来自边海防一线的报告)

官兵在海拔4733米的红其拉甫达坂执勤。姬文志 摄

今年5月底,人民日报记者(左二)跟随执勤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分队官兵采访。图为执勤间隙,记者与官兵们交流。岳小平 摄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执勤中骑牦牛过冰河。倪光辉 摄

向西!向西!向西!

从新疆喀什机场驱车一路奔西400多公里,碾过雪山冻土,翻越冰峰达坂,红其拉甫就在眼前了。

这是一个艰险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有千里冰峰、万年积雪,巍峨的帕米尔高原;这里有丝绸古道、血色峡谷,苍凉的西部边关;这里有云端国门、雪山哨卡,可爱的戍边官兵。

红其拉甫边防连组建于1949年,常年担负中巴边境线近百公里的守防任务,最高巡逻点海拔超过5800米。他们还守卫着世界上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口岸。

冰峰、雪谷、国门、界碑、青春……驻守在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将热血洒在风雪弥漫的巡逻路上,将青春站成祖国边境线上庄严的界碑,在帕米尔高原上续写着一曲当代军人的青春之歌。

高原缺氧

但从不缺精神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这里平均海拔4700多米,终年积雪,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的46%,风力常年都在七八级以上,年平均温度3.3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43摄氏度,寒季长达8个月。

走在红其拉甫的大地,每一次呼吸都会提醒你生命的重要。在这里生活、工作,需要的不只是生存能力,还需要强大的信念和意志力来支撑。

红其拉甫是一个令弱者望而生畏的地方,也是强者精神生长的沃土——

上世纪50年代,连队老一辈戍边人以“三峰骆驼一口锅、三根木棍搭地窝,储冰融雪当水喝”的豪迈气概,在帕米尔高原扎下了根。数十年来,一代代戍边人听党话、跟党走,忠诚卫国、戍守边关的信仰始终坚如磐石。

那年寒冬,排长何玉带领3名战士前往边境执行任务,返回时被暴风雪围困。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只看到4座无言的“冰雕”,怀抱钢枪,向着连队方向保持前进的姿势。

那年初秋,时任连长杨波在山崖上探路时,不慎跌下悬崖,所幸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挡住,当场昏迷。战友背着他往山下送,颠簸中醒来的杨波问的第一句话是:“到点位了没有?”得知正在送他下山,他挣扎着从战友的背上下来,带领大家向山顶的点位爬去。

在点位界碑前,杨波用毛笔和颜料为界碑描红。那时,战友们脱帽敬礼,齐声唱起连歌:“红其拉甫很高很高,红其拉甫很远很远,我们这个地方叫边关,界碑树在云里面……”雄浑的连歌在冰峰雪谷久久回荡,成为官兵们永恒的记忆。

这就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因高原反应而头痛欲裂,记者鼻子里插着氧气吸管,聆听边防连官兵讲述戍守边关的故事依然心潮澎湃。年轻的官兵言语朴素,不善抒情,却让记者屡屡动容抹泪。

身处边关

紧绷战备之弦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标准更高。”置身连队,记者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登上红其拉甫哨所,记者每走一步都气喘吁吁。有人做过测算,人徒步行走相当于平地负重30公斤,训练强度难度可想而知。

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成为连队降低训练标准的借口。尽管官兵不时地提醒记者走路要慢些,而上了训练场,他们个个像小老虎,敢打硬拼。官兵们在一次次极限挑战中,练就了“守得住、打得赢”的过硬本领。

海拔再高高不过使命,生命有禁区备战无盲区”“不仅要守得住,更要打得赢”……“身处边防,使命重大,坚持战斗力标准,就要按照习主席的要求,‘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连长杨映伟说,“我们就是祖国的眼睛,什么时候都要睁得大大的!

为应对严峻复杂的边境防控形势,连队坚持加强应急处突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他们还协调武警、驻地派出所、民兵,每月举行边境防控、潜入潜出等联合演练……如今,一丝风吹草动、一点异常响动、一张陌生面孔,都会被官兵敏锐捕捉,迅速作出反应。

一次,驻守国门附近的红其拉甫前哨班列兵杨建刚上岗时,发现路旁停放着一辆皮卡车。他透过车窗发现,车内空无一人,车座上放着几件军装。他顿时警觉起来,立即向哨所报告。

时任指导员梁超带领3名战士迅速赶来,突然一名男子钻进车内,发动汽车掉头就跑。梁指导员迅即通知连队,启动军警民联防预案。不到7分钟,连队官兵、驻地民兵、武警官兵同时在多处道路设卡拦截。20分钟后,这名逃逸男子被抓获。后来得知,该男子是犯罪嫌疑人,企图冒充军人越境。

3年来,连队在上级十余次紧急战备拉动考核中,次次都是全团第一。团长杨军检查连队战备工作时称赞道:“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兵就如同上膛的子弹,时刻准备出击!

【1】 【2】
(责编:李晓啸、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