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上的哈萨克文图书馆
71岁的哈萨克族老人恰力·阿布的哈斯木,因为坚守红色书屋,名声飞出了青河县阿热勒乡布河坝村,飞出了新疆阿勒泰地区。随着到这里来参观的内地援疆干部和社会名流越来越多,恰力和红色书屋成为新疆人的故事,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令人鼓舞。
“守着书屋我开心”
端午节前夕,记者慕名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热勒乡布河坝村的红色书屋。一进村子,远远就看到了民房中那个唯一的、夺目的红屋顶房子,那就是“红色书屋”。朴实的恰力老人站在院中,他长长的眉毛和大大的鼻子让人印象深刻。在他身后,一个门是他的家,另一个门就是"红色书屋"。
这天正遇到青河边防大队拜兴边防派出所的官兵送来书籍和光碟。恰力12岁的孙女阿依克尔看到有新书送来,便飞出了大院。不一会儿,一群哈萨克族小伙伴跟着她兴高采烈地跑进了书屋。拜兴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朱延鸿告诉笔者,他们经常来书屋看看,送书是常事。
“这是我最高兴看到的,守着这个书屋,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们吗?”恰力老人望着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在这间不同寻常的书屋里,最显眼的要数三面墙上悬挂着的镶嵌在相框里那些已经发黄了的老报纸、老照片了。细看报刊的出版日期,从上世纪50年代到当下,横跨了半个多世纪。老照片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伟人;桌面上,有几张用过塑面保护起来的报纸,最眼熟的是那张主图为毛主席和库尔班·吐鲁木大叔握手的版面。因为布河坝村的居民都是哈萨克族,所以,这个书屋绝大多数报刊书籍都是哈文的,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哈萨克文的图书博物馆。
书屋是正能量的加油站
恰力说:"一些小儿书或科技类书刊也有汉文的,因为现在的小孩子在学校都学了双语,所以,我鼓励他们多看汉语书。"从恰力老人递过的登记簿里,记者看到在“借阅人签名”一栏里,叶尔达那、吾力波森、努尔斯娅、哈拉哈提等很多名字都是用汉字写的。从签名簿上看到,最后一个借阅人的序号是3369,说明已有这么多人次在书屋借书阅读。恰力介绍,来书屋的人基本分三大人群,本村孩子喜欢看历史方面和对学习有帮助的书籍;农牧民喜欢看农牧业种植、养殖技术和法律方面的书籍,还有就是来参观的群体和个人。记者翻开了留言簿,里面的留言让人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书屋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容纳了很多图书的地方,还是一个激发和聚集正能量的地方。
黑龙江援疆干部张相和深情写道:“红色书屋体现了哈萨克族老人对党热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意义深远。我看后很受鼓舞,深感民族团结、祖国富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黑龙江援疆干部,愿为新疆青河县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愿青河民富县强。”
多方资助建书屋赠图书 添设施
恰力的红色收藏,源自他对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他说,他是苦孩子,是共产党和毛主席让他过上了好日子。从年轻时起,他就喜欢把伟人的画像、照片和刊登有党和政府重要政策、重大事件的报刊存留下来。然而,收藏的报刊越来越多,现已无处搁放。
1997年,恰力将自家一间28平方米的小房子腾了出来,把收藏的“宝贝”集中放进了小屋,给自家人看,也欢迎乡亲来看。2006年,拜兴边防派出所警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了恰力藏在小屋里的"宝贝",看到许多书刊都被捆成垛委屈地挤放在箱子里。在边防官兵的提议下,红色书屋的事被列入到派出所的议事日程。2008年,一直有着同样愿望的阿热勒乡党委政府,终于筹集到了资金,为恰力建起了一个35平米的书屋,乡亲们把这个书屋叫为“红色书屋”。
去书屋的人多了起来,书屋的名声不胫而走。为把红色故事传扬开来,自愿出资购书送给红色书屋的好心人连连不断。内地知名的西花厅联谊会、红岩儿女联谊会和国际周恩来研究会特地委托青河县委宣传部将《回忆与思念》、《民族英魂》和《解读周恩来》等14种红色书籍和80余部光盘送到了红色书屋。
红色书屋受到了青河县委政府、阿勒泰地区和自治区领导的重视和关爱。2011年,在青河县委、政府和黑龙江挂职干部的支持下,一幢95平方米红色屋顶的新房原地拔起。书屋里有电脑、桌椅、书柜、报架……一切设施,都是为恰力老人点赞的组织和群众送来的。如今的书屋藏有各类报刊杂志、文献资料、宣传画册4100余本,1.2万余人次曾来书屋借阅、观摩。
“希望书屋一直办下去”
在和恰力的老伴米迪娜聊天时,记者听到了几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早年生活困难,我们一家三代七口人连吃饭都是问题。可恰力一旦听说哪里有哈萨克文字的好书后,不管多麻烦都要去买来。有一次,煮奶茶没茶叶了,就让他去买,可他转了一圈后买了两本书回来了。我当时就哭了。那几年,我都不敢随便给他钱。”
恰力收藏的书刊里,有千金难寻的宝物。两年前,有个从内地来的收藏爱好者对其中一本《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八年来抗美援朝工作报告》的小册子特别感兴趣。这是恰力1959年在布尔津县新华书店花了一角钱买回来的。收藏人向恰力开价十万元,倔强的恰力硬是没有松口。在他心里,这本小册子比金钱重要。
临别时,恰力老人握着我的手说,他希望书屋一直办下去,成为村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同时,也希望书屋越办越大,管理得像一个正规图书馆,功能更多,更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