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就业开启新生活

27.03.2020  21:32

  春暖花开,又到了外出务工的好时节。近日,来自南疆深度贫困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到北疆、东疆等地转移就业,开启了新生活。他们在就业地生活得怎样?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把自己变得更好

  7时30分起床,8时跑步,8时30分吃早饭……这几天,阿力木江·卡地热的生活一下子规律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懂得遵守时间了,纪律意识更强了。

  阿力木江25岁,来自莎车县阿拉买提镇塔尕尔其吾斯塘村,3月16日到乌鲁木齐一家企业就业。企业早早安排好了食宿,他和两个同伴住一个房间,干净的地板、崭新的被褥,还配有空调,“就像宾馆的房间一样,我第一天就跟爸妈视频,让他们看看我的宿舍。”阿力木江说。

  虽然到企业时间不长,但阿力木江说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在家睡到9点多,现在按时起床;以前不讲究个人卫生,老忘了刷牙,现在每天都刷,还会把被子叠整齐,与室友轮流打扫卫生。“感觉自己变勤快了、干净了。”阿力木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阿力木江告诉记者,和他一起来务工的转移就业人员,有的人开始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了,有的人普通话水平提高了,大家还互相帮助,有个同伴腿疼行走不便,他们就轮流打饭给同伴送到宿舍。

  “老师们很关心我们,带队干部跟我们住一栋楼,随时都能找到。”阿力木江说,到企业的第二天,自己感冒了,带队干部知道情况后,赶紧买了药送来。“我心里挺感动的。”他说。

  对未来的生活,阿力木江满怀希望:“我要珍惜机会,好好学知识、学技能,把自己变得更好,争取有稳定工作和收入。

   我们有了新家

  3月25日中午,在乌鲁木齐市北郊的一个种苗场,30岁的布迪尔·喀迪尔正在做拉条子。掀开锅盖,把拉条子下到沸腾的水里,她笑着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的新家,我很喜欢。

  麦布迪尔和丈夫艾合麦提尼亚孜·吐尔孙住在种苗场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他们来自莎车县恰尔巴格乡诺开提村,3月16日乘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列到达乌鲁木齐后,被安排到种苗场就业。

  麦布迪尔的新家布置得干净整齐,窗台上绿萝和兰花长得很好,红艳艳的长寿花迎着春光,生机勃勃。客厅里的玻璃茶几擦得锃亮,电饭锅、电视机等一应俱全。近日,像麦布迪尔一样到种苗场务工的夫妻工有80多人,每对夫妻都住进了“新家”。

  “锅碗瓢盆、米面油都给我们准备好了,两三天发一次蔬菜。你看,这袋子菜是昨天刚发的,芹菜、油白菜、辣子、土豆都有。”麦布迪尔高兴地告诉记者。

  种苗场很多培训都是在田间地头进行的,比如怎么分辨树种,怎么剪枝。麦布迪尔第一次知道种树还有这么多学问,跟着老师,她已经学会了区分嫁接过和未经嫁接的苹果树。

  麦布迪尔的丈夫艾合麦提尼亚孜会开拖拉机,被分到了机耕班,这几天正在学习维修技术。“学会了技术,回家能开个修理店。”艾合麦提尼亚孜说。

  麦布迪尔家对门住着的阿米那·艾海提夫妇也来自莎车,两家人很快成了好邻居。阿米那夫妇在种苗场工作一年多了,她告诉麦布迪尔,这一年,她家里除去日常开销,已经存了两万多元。这让麦布迪尔对将来的日子充满憧憬:“我和丈夫也要好好干,多挣钱,不光要脱贫,也要有存款。

   我要好好学技术

  3月23日,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麦麦提艾力·麦合木提在师傅的指导下,将一摞摞空白纸张搬到印刷机旁,再按照要求放在印刷机相应的位置上。

  麦麦提艾力来自皮山县木奎拉乡托万买里村,3月14日,他来到乌鲁木齐这家企业工作。“来的路上还担心,住哪儿、干什么,到了地方才看到,厂里已把宿舍安排好了,被褥、床单、洗漱用品都齐全,餐具也是新买的。”麦麦提艾力说,看到这些,心里觉得很温暖,还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家人。

  麦麦提艾力告诉记者,对他们这批新入厂的工人,公司除了开展防疫知识、生活常识、日常管理等培训,还采取一名老员工带三名新员工的方式开展了技术培训,老员工手把手教他们熟悉设备。如今,他已经会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了。

  麦麦提艾力说,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决心好好学技术,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