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疆携手:大德教育 共创幸福
“我校站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才培养和安全稳定的高度,高度重视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河南省中医药大学学工部、学生处处长刘金厂说起该校开展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工作的宝贵经验时介绍说。
河南省接受中央智力援疆任务以来,与新疆真诚携手,积极探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推动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从而,豫疆各族人民跨越两千公里的握手,深情厚谊尽在今年在河南省40所高校就读的1493名新疆籍学子的幸福笑容里。
“我舍不得离开学习生活了五年的郑州市,舍不得离开母校以及五年来向我们解疑释惑,帮助进步的老师和同学们。”16日,即将毕业离校的新疆籍姑娘西木斯牙·买买提诉说着对母校的依依不舍。她已经和家乡喀什地区的第一人民医院签了就业协议。
“新疆籍学生要与当地学生混班上课,以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帮助。”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丽霞介绍,自从2011年开始招收新疆内高班学生以来,该校招录了59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刘金厂表示,学工部要求有少数民族学生的院系、班级经常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教育,教育各民族学生之间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关心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
刘金厂说,学校各院系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从“朋辈辅导,教师支持,激发自我能量”入手,将人性化管理与坚持原则相统一,因材施教,精细化管理,逐步形成突出专业特点,专注学业成长,强化人文关怀,培育优秀少数民族人才的思路。
“针对我们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从学生特点和实际出发,学院细化教育,管理细致,细心沟通,教育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让我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包容、关爱。”西木斯牙·买买提说,学校还注重学生特长发挥,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而在河南化工技师学院,即将受训毕业的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巴哈德尔·巴斯提一边电机拖动实训课的同时难以忘怀与这里一位皮肤黝黑、带着眼镜的老师王智结下的深厚情谊。
王智是巴哈德尔·巴斯提他们班的辅导员。之前,也曾担任该院2015届清洁炼化班班主任。
当时,当他听说要院领导层让他担负这批学员的班主任时,他心里充满焦虑,“当时就一直担心能不能胜任班主任,会不会影响民族团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智总结自己在6年内与先后来这所学院学习生活过的663名新疆学员一一交流后,发现这些焦虑是多余的……
在他的印象中,刚接手这个班时,有位叫吐尔逊别克·赛尔哈提的学生刚来两周时,就因病住院。担心吐尔逊别克·赛尔哈提吃不消医院的饭菜,王智和班上的同学排班,每天都从学院清真餐厅打饭送去医院。
担心吐尔逊别克·赛尔哈提在医院想家,王智有空就去医院陪他聊天;又担心主治医生语言不通,王智还主动给医生留下自己的电话,有急事儿随时联系。
当吐尔逊别克·赛尔哈提担心自己的病情拖累学习课程时,王智索性把教案、教具全部搬到了病房现场授课。半个多月时间,就这么来回奔波,吐尔逊别克没有耽误所有课程。
“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完成规范美观的制图作业、制作精巧的生产线模型等。”王智说,班里的学员有留言专门给他发‘红包’的,也有和他交流业务的,也有晒孩子照片的,还有人时不时地把当年在学院培训时的照片发到群里,总是激起他无限感慨和回忆。虽然这批学员毕业都1年多了,但他的微信群里依然还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