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董必武》明日首演
话剧《董必武》剧照 记者刘洪洋 摄
本报讯(记者王娟 通讯员蒋艳丽)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生却始终自诩为“补丁”和“龙套”。3月1日,由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联合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创作的大型话剧《董必武》将在中南剧场和观众见面,为观众讲述这位老人的故事。
大型话剧《董必武》的创作阵容延续了话剧《张之洞》的原班人马,剧本由我市著名编剧赵瑞泰担纲,著名戏剧导演黄定山执导,剧中董必武一角由武汉人艺著名演员、曾在话剧《裂变1911》、《母亲》和影视剧《潜伏》中有过出色表现的路羽扮演。全剧从董必武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截取了1947年董必武在中共驻上海办事处周公馆的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凸现了董必武忠于信仰、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和团结进步力量共同奋斗的博大胸怀;同时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董必武“虎口脱险”、“长征情怀”、“舌战群魔”、“保护遗孤”等人生精华片段,勾勒了这位党的创始人如何从晚清秀才历练成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命历程。
昨日下午,话剧《董必武》在中南剧场开始最后的合成。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上搭建起一座两层的周公馆小楼,通过转台变幻出不同的表演空间。尽管灯光、舞美尚在调试,但演员们的情绪十分饱满。周公馆被军警层层包围,剧场内充满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危急关头,董必武机智地用认老乡缓和了局面,几盘家乡小菜,一支带着黄冈风味的民间小调,还有董必武冒出来的几句黄冈方言,让气氛瞬间轻松了许多。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仅休息了三天,不少家在外地的演员都留在武汉过年。因为舞台设计施工难度较大,舞美制作部门这几天来更是通宵赶工。武汉人艺负责人田清泉介绍,2016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董必武同志诞辰130周年,“话剧《董必武》计划于3月1日和观众见面,也是对董老的一份敬意。”
让今天的观众热血激荡
编剧赵瑞泰:
用小故事塑造大人物
著名导演黄定山,和武汉人艺已经是第三次合作。他深有感触地说,从2006年《张之洞》到2011年的《裂变1911》,再到如今的《董必武》,“每一部戏都关注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在”。
黄定山介绍,董老一生个性不事张扬,很多大事件如果写成戏剧冲突并不强烈,编剧独具匠心选择了从董老的人生历程中截取了48个小时,高度浓缩了他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的睿智、品格和胸怀,也延伸出董老一生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从而为舞台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黄定山认为,在今天的社会中,人们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超越了一切,英雄和激情似乎都渐渐远去,人们更关心自我的生存价值而不是国家、民族、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希望通过《董必武》的创作,打通过去和今天的血脉,让今天的观众去了解先辈的信仰,从而被他激励。“让他们知道,曾经有一代人,他们为了理想和信仰,可以去抛头颅洒热血,这部戏就是要探寻革命者的内心,把他们内心的激荡传递给今天的观众。”因此,观众们在剧中不仅能看到董必武“舌战群魔”的智慧,也能看到他作为革命者独特的情感世界。“只有将他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才能让观众们认识到他的性格,理解他的追求。”
对演员们,黄定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剧中呈现董老一生的多个片段,并不仅仅只是回忆,而是人物的意识流。因此舞台上不仅有现在时空,还有人物的心理时空,我要求演员也采用叙述性的表演,既是在情境中又在情境外,既在人物中又在人物外,既是叙述者又是剧中人。比如剧中长征一段,董必武一边经历着追击和爆炸,一边为妻子也是为舞台下的观众们讲述着现场的情况,这就是戏剧独有的魅力,是电影无法做到的。”
《董必武》剧中的故事,围绕着军警包围周公馆展开,而在舞台上,观众们将看到一座立体的周公馆,这是舞美设计人员几度前往上海周公馆实地考察,还原在舞台上的。黄定山说,《董必武》说的是过去的故事,但一定要符合今天观众的审美观。“如今的舞美,并不是让观众‘见所未见’,而是要在不同的空间里展示出独特的舞台意向。我希望观众能在舞台上看到的周公馆,是一座矗立在血雨腥风中的信仰的塔楼,当董必武带着同志们在国际歌声中重温入党誓词,今天的观众也会热血激荡”。
著名剧作家赵瑞泰,从去年二月开始话剧《董必武》的创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早就该做的好题材,但开始却不敢接:“董老一生的革命经历长达半个多世纪,可谓波澜壮阔,但话剧就两个多小时,该如何进入他的生命历程?”看过无数资料,和董老后人谈话,赵瑞泰在心中逐渐树立起了董必武的形象。“这么一个伟人,却始终谦和,自称补丁,不仅平易近人又可亲可感,这样一位武汉走出去的伟人,不仅应该写,还要写好。”
在创作中,赵瑞泰大胆地放弃了年表式的时间轴,而是截取了1947年董必武在上海周公馆的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作为突破点,通过被重兵包围的48个小时来刻画人物,展示出董老一生的光辉经典。在这样的时间聚焦,如何把人物写的丰富不干巴?赵瑞泰说,采访董家后人时,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羽曾经说过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他讲了很多小事情,说父亲就是很多小事情堆积起来的大山。我觉得把这些一个个小的故事写好了,才能传达出董必武的品格和胸怀。”
因此,赵瑞泰从浩如烟海的资料和故事中梳理出了无数的小细节。剧中多次出现的“补丁”和“替补”说,源自董老日常的口头禅。剧中邻居家的狗偷肉吃,被周公馆的工作人员打伤,董老坚持赔偿,也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董老后人谈到,董老的第一任妻子陈碧英曾留下了一个手电筒,在剧中,赵瑞泰让这个手电筒不仅照亮了长征路上新生命的诞生,也成为董老和第二任妻子何莲芝夫妻情、战友情的见证,成为剧中独具感染力的一笔。
赵瑞泰曾经创作过《张之洞》、《裂变1911》等多部历史题材的话剧,他认为,创作历史类题材,最重要的是扣紧时代脉搏,和当下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让今天的观众有所感。“我一向坚持的是为了明天写昨天,写昨天的中国故事,更需要和今天的时代脉搏相连,以此引发人们对中华民族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思索。剧中董必武为子孙留下‘朴、诚、勇、毅’的家风,还有革命者的夫妻情,都和当今的社会现实有所呼应,相信会让今天的观众有所收益。”
在排练厅外见到董必武的扮演者路羽时,他拄着拐杖踱来踱去,坐下来时手不时摩挲着杖头。这是他在《董必武》中出场时的人物状态,扮演的是90岁的董必武。路羽介绍,进入剧组以来,他从模仿人物的形态到研究人物内心,一点点地进入了董必武的世界。
路羽接下这部戏后曾经去红安采风,并阅读了大量董必武的传记、纪录片等资料,“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形神兼备”。他认为,演这样一个人物难度很大,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感觉,而不是简单地用现代人的观念去理解。“在我看来,董必武不仅有着对整个中国命运的思考,胸怀家国的同时也有着夫妻情、父女情。但他们的情感,不是缠绵的儿女私情,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共同的信念和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情感。比如当他视如女儿的叶莺牺牲后,他确实非常悲痛,但更有骄傲和欣慰,这样的分寸感需要拿捏得很恰当。”路羽透露,排练中,剧组中的青年演员们也会讨论,当年的人们真的会这样吗?“可以说,一个月的排练过程,也是大家逐渐走进这些革命者,走进那个年代的过程。”
为了这部戏,路羽放弃了和家人春节出去玩的计划。“过节期间就休息了三天,脑子里还是琢磨着戏的事儿。”在这些天的排练中,他不断消化,也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表演:“如果说最大的挑战,那就是体能。因为这部戏中董必武每一场戏都在,每一场都需要保持着激情,演得太激烈会大脑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