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武媚娘》被剪 吁请影视分级
《武媚娘传奇》日前遭遇临时停播,网友风传是剧中大尺度露胸装而被责令修改。尽管湖南卫视方面对此只是隐晦称其为“技术原因”,但该剧1日复播后,剧中镜头统统上移避开胸部,嫔妃们脖子以下镜头全部被裁,可见此前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而这番修改也引发网络吐槽风,不少观众戏称范冰冰一夜变“大头贴”,《武媚娘传奇》也成了“武大头传奇”。(1月4日《新闻晨报》)
《武媚娘传奇》被宣布暂停后复播,说明其最终再次通过了“审核”要求,后续的剧情及画面应该是“干干净净”的了。没有了“武媚娘们”的“脖子以下”,有关方面可以放心了,广大观众的视觉也可以不受到“侵蚀”担忧了。然而,“剪”出来的“武媚娘”总让人有些怪怪的感觉,看一个演员竟然看不到全身场景,原本镜头应该推拉和延伸的竟然“大脸特定”、“镜头不动”,未免让人感觉到了“欠缺”。一言以蔽之,复播的“武媚娘”没有了“走火”之虞了,但也因此让剧情和场景的可看度降低了。“审核”、“剪辑”后的“武媚娘”,更像是一个“套在框子里”的“电视剧”,虽“老少咸宜”了但它的“棱角”也没有了。这样的“普罗大众式的作品”,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喜欢?
当然,影视作品承载有传播精神文明和正面社会价值的巨大功能,出现一些“大尺度”镜头或画面,确实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乃至引发家长对孩子们健康的担忧。不过,世界上会存在一些“老少咸宜”又适合“普罗大众”的真正艺术品吗?好像真的不怎么存在。西方的优秀艺术作品中,不少就是展示人体美的、乃至“裸体”的,不知道按照一些“剪刀手”标准这些“裸体雕塑”须穿上“衣服”才能示人,一些西方经典文学作品须全部回避“性”和“女性身体”才能发行,不知道这样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还会不会成为百年、千年传承的“经典”?前段时间,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时,遇到了一位让他“坐不住”的中学生。面对这位学生对书中描写性行为适不适合中学生看的提问,莫言给出了自己最“直接的建议”:“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读我的书。可以读一些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长大结婚后再读我的小说”。这是莫言的“缺憾”,也是莫言的无奈,因为莫言基本上没写过儿童文学,他也基本上没有定位为儿童和未成年人写作品,因此其作品“遭批”或“不解”,似乎就成了莫言的“问题”、莫言也为此“道歉”。
但事实上,这能怪莫言吗?莫言的作品本身就定位的是成年人的世界,他的读者群体也是定位在成年人身上。如果真的让莫言的作品适合“中年、老年和未成年人乃至儿童”,只能对莫言作品进行“大幅度修正”,“砍”得面目全非罢了。返过头来看“武媚娘”,似乎也能从中找到“莫言式的尴尬”。“什么人都适合看”的作品,好像真的没有太多的“好作品”,而真正的“好作品”、“经典作品”无一不是有着特定的欣赏人群的,这可能是文学艺术或影视艺术的规律。
接下来怎么办?在保存艺术的“完整性”或“独特性”上,以及又避免其某些“不良”的内容、场景和画面对另外一部分人群“造成影响”,应该有一种科学合理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尽快参考借鉴西方国家的影视剧或文学作品的“分级模式”。未成年人作品是什么“级别”,成年人作品是什么“级别”,是完全可以科学合理安排和执行的。在2010年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发布会上,广电总局的领导郑重表态:关于分级制的讨论电影分级“可以停止了”,中国“不适宜推进电影分级制”。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管理跟不上”、“不适合国情”等等,实质上不过是一种“懒政”,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年影视剧生产数量是我们的数倍,其“管理”的就好,“国情”本身也是“管理”出来的,这些理由都是牵强的。
在2014年8月,中影国际影城乌鲁木齐店实施电影分级制度,将影院内上映的所有电影按照G级(大众级)、PG-13级(特别辅导级)两种类型划分出来,规定对含有暴力、色情等镜头的PG-13级(特别辅导级)电影,禁止13岁以下儿童观看,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一“分级”实践和探索获得了公众和消费者支持,事实证明也是可取可行的。借鉴这一做法,“武媚娘”不妨也“分分级”,尴尬的“剪了脖子以下的电视剧”终归不是正常现象,也是一种“分级”思维缺乏和管理相当粗糙的表现。(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