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活动是历练干部的“磨刀石”

16.01.2015  11:06

实践出真知,一线出干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是历练干部的‘磨刀石’”,“好马是跑出来的,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在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表彰动员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结合一年来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再次着重对干部任用问题做出精辟论述。

对住村干部而言,“访惠聚”活动就如同一块磨刀石,锻炼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水平,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同时,也“”掉了官气、骄气和腐气,接了地气、鼓了士气、足了底气。

自2014年启动“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来,数万干部分赴乡间地头,新疆天山南北发生巨大变化:路通了,灯亮了,水清了,房子大了,收入多了,看病容易了,上学不愁了……人们对日新月异的生活充满希望,对那些诚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替群众办实事的住村干部们,更是充满感激。

说话不靠书本子,工作不搞花架子,办事不摆官架子,党的优良传统又回来了”。这些质朴的评价,既是群众对“访惠聚”活动取得实效的赞誉,也是对住村干部作风切实转变的积极肯定。

在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决定,授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财政局住伊宁市达达木图乡下苏拉宫村工作组等500个工作组(队)2014年度先进工作组(队)称号,授予米克热依·阿布都卡地尔等2500名同志先进个人称号。

这些受表彰的干部,就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主动作为、扎根基层的所有优秀新疆干部中的代表。

2014年初,自治区一声令下,全疆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迅速行动,在短短20天里,就完成了7万“大军”的组建、培训和进点工作。1万多个工作组,肩负起自治区重托,满怀对各族群众的深情厚谊,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奔赴最基层、最前沿、最需要的地方,住村开展工作,工作组覆盖了全疆所有村和重点社区。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疆的广大党员干部队伍是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靠得住”、“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基层矛盾多、困难多、挑战性强,基层实践也最具体、最实在、最能锻炼人。经过一年的基层磨练,这些优秀代表在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中,“见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

正如一位受表彰的干部发言时所说,你如果要和群众面对面沟通,自己首先就要学会少数民族语言;如果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自己首先就得吃透弄懂;如果要普及法律知识,自己首先就得了解起码的法律常识。这个过程,正符合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学习积累经验总结的必然结果。

当然,经历了基层“磨刀石”的磨砺,最后的检验,还是群众是否认可。

此次受表彰的干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住村工作的一年中,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这也与“访惠聚”活动的初衷完全一致:让广大党员干部到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去,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去,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真正沉下去、融进去。

2015年,是“访惠聚”活动的第二年,也是承上启下、完成三年任务的关键之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新疆稳定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与上年相比,住村条件虽明显改善,工作有了一定基础,工作机制也逐渐完善,但情况也有很大变化,工作起点高了,群众的期望值也更高了。搞好“访惠聚”活动,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底气所在,是主动进攻的尖刀和拳头,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访惠聚”活动就是“磨刀石”,自治区党委通过这项活动锻炼干部、考验干部,培养、发现和使用一批干部,真正体现与落实“三个火线”、“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是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过程中的大胆创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要拿出精气神,在“访惠聚”活动中再创佳绩,把奋发有为的足迹,留在最基层,留在各族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