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工作组住村之后
团结村现返乡潮、高潮村刮起节俭风、中梁村荒滩戈壁通电了……在各级访惠聚工作组的助力下, 乌鲁木齐 县村村都有新鲜事儿。
基础设施改善吸引村民返乡
“今年,回到村上的村民多了。”8月31日,甘沟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志新乐呵呵地说,这得益于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
近年来,随着灌溉水源的紧张,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们依靠土地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不高,纷纷外出打工。
新疆燃气集团访惠聚工作组组长薛炜说,他第一次进村时,全村120余户村民,仅25户有人。工作组根据村里实际,多方协调,筹资200万元为村里盖起了养鸡场,筹资80万元打出了一口深水井用于灌溉,还筹资100万元将防渗渠修到了田间地头。
面对记者,村民曹红红细数了自家的变化:“雪菊、土豆、玉米、麦子,我都种了,有水产量都不错。”
薛炜说,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村容村貌有了改观,也让团结村活起来了,今后工作组要变输血为造血,为村民的增收致富谋路子。
景区长明灯不再“长明”
今年夏天,小渠子景区和往年有些不一样——毡房、度假村里的长明灯现象不见了。
村民哈德力·乎买尔别克告诉记者,访惠聚工作组给村民做了工作,现在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电表,村民按电表交电费,有节约意识了。
小渠子景区位于甘沟乡高潮村。乌鲁木齐县经发委访惠聚工作组组长赵桂香介绍,为鼓励当地农牧民发展旅游业,村里承诺承担景区的用电费用,直到今年5月。工作组经过调查了解到,景区内有从事牧家乐生意的村民67户,因为不交电费,浪费严重,电灯常常是彻夜长明。“村上虽说每年有20万元的景区门票收入,但约一半的费用都用来交电费了。”赵桂香说。
经过工作组给村民细致地做工作,今年6月,村民家纷纷安装上电表。第一个月,哈德力就交了200多元的电费。“这下子心里有数了,睡觉前都会把每个房子检查一下,看看灯关了没。”
高潮村党支部书记沙合拉·克孜尔木拉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村上至少能节省电费开支7万元,节省下来的钱将用于村里的环境卫生管理、修补道路、修建防洪设施等,为村民增收致富铺路。
荒滩戈壁通上电
板房沟乡中梁村也出了件新鲜事儿——荒滩戈壁上通电了。
村民杨丽家是这片荒滩上唯一的住户。她告诉记者,在乌鲁木齐县质监局访惠聚工作组的帮助下,百商集团免费送来了价值一万元的电缆,通电后,她家结束了20多年点煤油灯的日子。
“以前没有电,我总觉得我们过的是原始生活,洗衣机也用不了,冰箱也用不了。”杨丽说,现在心里特别激动,有电了,要把农家乐搞起来,把生活搞得更富裕,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
其实受益的不仅仅是杨丽一家。板房沟乡党委委员蔡光新介绍,随着这次用电问题的解决,也加快了中梁村的发展步伐。
中梁村共有村民700多户,主要靠发展畜牧业实现增收。杨丽家居住的荒滩戈壁是村里的休耕地,在村未来规划中,这里不仅是新的定居点,还要建养殖区。
乌鲁木齐县质监局访惠聚工作组组长祖力甫哈尔·哈力克说:“我们会借助访惠聚的平台,更好地为农牧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