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住村办实事 村民竖大拇指“点赞”

20.10.2014  03:34

  人民网博乐10月20日电(通讯员 张斌)2014年“访惠聚”活动开展以来,新疆兵团第五师“访惠聚”第五工作组入住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深入走访全村122户村民,办实事、解难事16件,筹集基本建设资金17万元,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10月16日,达勒特镇破城子村迎来了最亮的一个夜晚,这一天,由五师“访惠聚”第五工作组多方筹资安装的36盏路灯全部开启,傍晚,村民们活动、散步再不用摸黑了。

在城里可以看到路灯,没想到咱村里也安装上了路灯,这下晚上出来亮堂堂的,多好啊!也安全了许多,多亏了住村干部。”村民李少华说到。

今年3月,“访惠聚”工作组在入户走访村民时,村民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村里的环境治理。村里都是泥土路,阴雨天气,串个门都不方便。每到晚上,村里一片漆黑,也没有一盏路灯。文化体育活动也开展的少。

村民反映的小事,就是工作组需要做的大事。秋收前,“访惠聚”工作组筹资4.5万元,动员村民集资6万余元,为村里大街小巷安装了36盏路灯、 56个摄像头,铺设了3公里多的砂石路。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村民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现在村里亮了,晚上拾棉花回来,安全多了。”村民李庭诤高兴地说。

长期以来,村里由于缺乏经费投入,没有固定规范的垃圾箱(池),村民们乱堆乱倒垃圾现象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访惠聚”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师市进行了汇报,出资3.5万元,购买了20余个环保垃圾箱,安放在街道小巷,解决了村里多年垃圾乱堆乱倒难题。

那里有困难有难题,“访惠聚”工作组就出现在那里。4月初的一场风灾,刮掉了村里1800亩刚刚播种的棉田。村民们复播农资短缺,心急如焚,工作组积极协调,八十九团免费把价值3万余元的地膜、滴灌带送到了村民的地头,为棉花复播赢得了时间。

村里文化活动单调,体育器材缺乏,也没有专业的文艺骨干,村里很难组织大型的文体活动。“访惠聚”工作组记在心里,积极协调,八十九团派出文艺骨干,帮助村委会编排适合村民的文艺节目。还投入3万余元资金,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案、排球网。每到傍晚,村里的广场上、文化室里,村民们跳起了舞蹈,练起了太极拳,打起了篮球、乒乓球。

现在村里灯也亮了,街道也干净了,活动也开展起来了,感觉人气旺了,有这么大的变化,都是工作组干部们的功劳。”村民邹帮钦开心地说到。

现在正值秋收大忙季节,工作组成员白天进棉田,协调劳动力,帮助劳力紧缺的村民拾棉花,晚上走家串户,了解村民的困难。

破城子村党支部书记蔡龙飞说,访惠聚”工作组与村民交朋友,扑下身子办实事,改变着村里的一切。现在村里的环境变了,村民的理念变了,精神足了,文化活动活跃了,村里党员干部的作风也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