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成和田县农牧民增收致富“聚宝盆”

20.11.2015  11:24

  近年来,设施农业已成为和田县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为让更多人受益,和田县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科学管理、技术保障”的方式,大力发展种植设施农业,力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户积极性。深入基层到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宣传引导,积极争取设施农业相关项目和资金,以“一卡通”的形式,及时、足额地将相关农资补贴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以深入田间地头、入户走访的方式,为设施农业生产工作进行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指导,并开办“农业讲堂”,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了解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和困难需求,及时为农户排忧解难。据悉,今年全县农作物良种补贴总面积达51.85万亩,补贴资金达717.62万元。
  
  科学调整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管理。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技术跟踪、统一育苗”的生产模式,抓住和田县“春提早、秋延晚”地域优势特点,引导农民群众规模化种植“市场行情好、收益高、见效快”的棚内作物,确保设施农业增产增收。同时,大力宣传设施农业见效快、增收多、一年多熟等优势,引导农民自觉自愿投入生产,并给予适当政策扶持,鼓励农民承包租赁设施农业大棚,使设施农业进入农民承包地,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加强农资监管,杜绝制售假劣农资。联合工商、质监、种子等部门,结合春耕、备耕生产,“夏季百日活动”、秋冬季农业生产开展农资打假和“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针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产品销售企业进行8次联合执法检查专项整治活动,出动执法人员68人次,出动车辆16辆次。先后到32家农资经营门店,对种子、农药进行抽检,杜绝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使全县农资经营市场步入到良性发展阶段。
  
  科技保障服务,为设施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推广农技人员承包大棚时的好经验和成功做法,发挥县、乡两级农技人员作用,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技人员到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有偿服务等,充分调动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以科技促增产、保增收。同时,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定期组织农民和乡镇技术人员进行农技培训,以“科技进村入户”为目标,在给予适当补助的基础上,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舍,面对面、手把手为广大农牧民提供科技服务。今年,全县共投入农业项目培训资金65.25万元,对和田县范围的5350名退耕农户以蔬菜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林果业、农村新能源建设、经营管理五大内容开展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同时,全年结合“科技之冬”、“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活动,共举办涉及设施农业、特色种植、粮棉果高产创建、沼气生产技术及农技人员技能等各类培训班36期,培训农牧民28960人次。
  
  今年,和田县种植设施农业共计3926亩,其中,墙体大棚种植1535亩、955座;拱棚种植2391亩、7245座,主要以种植辣椒、番茄、西甜瓜、马铃薯、萝卜等为主。据统计,和田县今年共计生产各类蔬菜、西(甜)瓜16276吨,累计销售额达到4715.205万元,亩均效益达到1201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