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艳:山东姑娘扎根新疆基层

17.11.2014  12:18

许晓艳和志愿者一起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石头乡铁尔萨克村小学的贫困儿童发围巾。

清秀文静的脸庞,嘴角始终挂着微笑,一头短发显得干练利索。这是11月5日,记者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见到新户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许晓艳的第一个印象。

2005年,作为青岛农业大学唯一的女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她来到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西吉尔镇工作;从此,这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跟新疆有了不解之缘。2010年,她放弃家乡优越的工作条件,重回木垒。从充满青春激情与梦想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成熟干练的基层干部,许晓艳在这里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

与曾经的西部志愿者相比,30岁的许晓艳坦言,如今作为一乡之长的她肩上承载的是厚重的责任和压力:“当年做志愿者纯粹是过客,你(木垒)好我当然高兴,你发展得慢我也不着急。但是,这次回来就是木垒的一分子,我的命运就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了。

9年前,大学毕业的许晓艳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但她毅然决然第一个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听说学校很少批女生的申请后,她跑到校团委,一次次“表白”对新疆的感情。那年7月,她如愿来到了木垒,先后担任该县照壁山乡远程专干、西吉尔镇远程专干、宣传文化站副站长、团委书记、西吉尔中学教师等职。

服务期间,她手把手地教村干部学电脑、并对西吉尔镇贫困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成立了网罗阳光爱心组织,为该镇6名贫困学生争取到长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衣物、图书等实物捐赠。

她为木垒付出爱,也收获爱。有个叫古丽的小女孩,是许晓艳一手张罗起来的“网罗阳光”爱心组织救助的一个哈萨克族孩子,她的哥哥智障,父母常年有病,家里非常困难。有一天,小女孩找到许晓艳,一边打开一个旧得看不清颜色的布包,一边说她家宰了一只鸡,她妈妈特意挑出一些上好的鸡肉,让送给姐姐。“小姑娘走后,我一边哭一边吃着一块块挑出来的鸡肉。觉得从没吃过那么好吃却又让我那么难以下咽的食物。”许晓艳说。

2006年,服务期满回到山东后,许晓艳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淄博市广播电台,由于她工作努力,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只是,她不可抑制地想念新疆惦念木垒。她想念天山上的皑皑白雪,想念小镇湛蓝的天,想念牧民自制的酸奶,想念那台吱呀作响的打印机……

当然,最想念的还是新疆的人。“那些领导同事,是不是像我常常念叨他们一样惦记着我;那些村级远程教育操作员,遇到难题时会不会想起我;尤其是那些孩子,是否也会常常想念我这个老师姐姐……”于是,她将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写下了《想念新疆》《新疆我比想象中爱你》《我想那些孩子》等大量文章,表达思念之情。

2010年,当重回木垒的机会来临时,许晓艳放弃山东的工作,争取父母的同意,回到自己曾服务过的这片土地。对这个决定,很多人都认为她是“犯傻”!值得吗?面对诘问,许晓艳说:“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重回木垒后,她经历了多个单位,每个岗位几乎都是从零开始,但她都勇敢、自信地接受了一切挑战。因表现出色,2013年5月,许晓艳参加了全国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并作了汇报发言,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穿越层层风沙片片丛林,我已把心底最柔软的那个角落,留给了另一个地方。”这是许晓艳曾经写下的句子,“那个地方就是新疆,我希望为新疆做自己能做的事。”如今,她更愿意把文章写在田间地头:一户贫困家庭房屋已成危房,她到处“化缘”帮着筹钱盖新房;一个孤儿说起自己的心愿是有一套童话书,她马上送去一堆儿童书籍;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培训班,她组织志愿者在村里开办免费辅导班……

她仍然在路上,并且坚信:你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你的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贾春霞)

【边骥点评】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挚爱;有一种牵挂,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山东姑娘许晓艳从充满激情与梦想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扎根新疆基层的干部,经历过艰辛,更拥有了快乐,拥有了真情。因为她真爱一个地方、真爱一份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美新疆,是一片值得我们付出青春、智慧、热血甚至一生的沃土。让我们像许晓艳那样,“为新疆做自己能做的事”,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展翅高飞中大写人生华章!(贾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