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带您走进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图片左侧为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隋云雁,右侧是搭档李劲松。(图片由本人提供)
天山网讯(记者李俊报道)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在报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采访的路上……在11月8日中国第15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第22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疆日报记者李劲松、隋云雁,带您一起走近“名记”们的世界。
新疆籍流浪儿童问题是全社会都广泛关注的问题。2011年,在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的关怀下,漂泊在其他省份的567名新疆籍流浪儿童被接回了家,此举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被誉为“最大的德政工程”。作为新疆日报的记者,李劲松和隋云雁一直在进行新疆籍流浪儿童的动态性报道,在流浪儿童陆续接回后,经过和有关部门接洽,选取采访对象后,两人决定以儿童被拐走和被接回两个人生重大转折点为突破口,以时代下的个人命运去反映这项工作。
为了将这篇稿子写出深度和力度,李劲松和隋云雁决定以流浪的经历、回归的艰辛、回归后的新生之路三部分为主线兵分两路去采访。
采访过程在遭遇被看似小孩实则经验丰富的“大人”们忽悠、吃闭门羹等波折后,最终李劲松和隋云雁在接回的流浪儿童中,以化名为阿里木江的孩子为主线,展开了细致的描写。
“整个采访中,最能打动我的是他们重逢的场景。”隋云雁说,那是2011年8月28日,星期天,阔别8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亲人相见,从不可置信到放声痛哭,他们用这种痛苦而极端的方式表达着重逢的喜悦,三个人拥抱在一起,爸爸妈妈各自紧紧握着儿子的一只手,再也不舍放开。隋云雁作为见证者一直在旁边流着泪看着他们的重逢。
“没有人帮着翻译,他们一家人的感情,是不需要听懂语言就能彻底共鸣的。很多记者都哭了,民警也在一旁落泪……”事过境迁,隋云雁再议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如同昨日才发生过。
而对于和隋云雁一起搭档写稿的李劲松而言,那次的采访经历是他从业20年中,心最累的一次,每一次的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回忆起当时场景心情就像被打翻了的调料罐,五味杂陈。
“每次去我都会带礼物,记得有一次,我给孩子们送去了他们平时没喝过的可乐,一小朋友拿起可乐,小心翼翼的泯了一小口,然后猛猛的、不断的吮吸着嘴唇上残留的可乐的甜味,那感觉就像吃了人间美味一样……”再忆起当年的场景,李劲松,眼前的这位师者、前辈却像个孩子一样留下了眼泪。
那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色调很灰暗,初见他们看到的只有冷漠和孤独,当时的感觉是“这些孩子好像被‘冻’住了。”李劲松说。经历了长达半个月的流浪儿童收容所、公安局、心理咨询机构奔走后,稿件《回家的路有多远》终于面世了,并一举获得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好成绩。而稿件的执笔者李劲松和隋云雁却没有往日欢乐的庆祝之举,取而代之的是小餐厅里共忆一路走来感动的瞬间,“不知道当时为何开心不起来,只是觉得获奖后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份,”李劲松回忆说。
当谈到一个好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时,隋云雁说,善良、好奇心、理性是她眼中好记者的素质。而作为一名女记者她认为做这行没有太多的捷径可走,喜欢就不难,就可以去坚持。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每写一篇稿子,自己看看是否对得起自己的那个署名,对得起自己频繁地熬夜写稿。”李劲松说,作为记者,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大的题材实属不易,要把握机会,精心策划、精心采访、精心写作,要有耐心、要对这行有热心,不能把作新闻当做谋生的手段,这个行业收入不高,但只有你肯学就能写出好的作品。
记者手记: 中国新闻奖每年都有优秀的获得者产生,李劲松和隋云雁是众多新闻工作者的缩影,他们背负着向真相掘进的使命,是观察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11月8日记者节将至,祝愿记者同仁们这一天能够好好的睡个懒觉!
背景资料: 中国新闻奖创办于1990年,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开展这项评奖活动的目的在于检阅我国新闻工作的年度实绩,推动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促进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每年评选一次。经党中央和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及通讯社均可自愿参评。
中国新闻奖共设四大类,29个评选项目,其中报纸、通讯社设消息、言论、通讯、系列报道、新闻摄影、报纸版面、新闻漫画和报纸副刊8项,广播、电视设消息、评论、新闻专题、系列报道、新闻性节目编排和新闻现场直播各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