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节回归本义
第3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今年的教师节非同寻常: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小学教师也能评教授,为全国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送上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可谓送到了教师的心坎上,真正是碰触到了教师待遇和成长的敏感问题,让广大教师倍感欢欣鼓舞,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也更有奔头了。
教师节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教师无上光荣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地方有些变味,每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候,一些教师都会收到礼物,教师节变成了“谢师节”,教育行业陷入送礼与收礼潜规则之中。这是当初设立此节时人们所没有想到的,与人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当人们还在为教师节教师该不该收礼争辩之时,国务院送上的这份“大礼”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特别温暖了教师的心。无它,只因呼应了广大教师多年来的心声和渴盼已久的愿望。当教师上升通道过于狭窄,或者在设置上不合理,令众多人感到上升无望时,只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要知道教师的职称是和待遇紧紧挂钩的,职称上不去,工资就提高不了,这难免会让他们感到灰心泄气,一些人转而把精力放在了副业上,它的危害性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在日本,教师是“双高族”———地位高、收入高。日本的教育法规明确规定,教师为特殊公务员,待遇远远高于一般公务员。而在韩国则是“一人从教,全家无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教师们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还没有达到令人羡慕的地步,尊师重教的氛围在很多地方并未完全形成,社会地位也不是很高,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巨大差距。
教师节的意义在于“尊师重教”,所以我们希望有关领导不要只在节日这一天来看望教师,应该常态化,努力为教师多解决一些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真正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以此赢得教师的信任。事实上,如果能把教师业务晋升和待遇提升的“瓶颈”真正打通,做到公平公正,让每一位教师看到,通过一番自身的艰苦努力就能达到胜利彼岸的曙光,就会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坚守道德底线,自觉抵御诱惑,始终保持教师至高无上的荣誉。
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地区从教,要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
教师节来临之际,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如何回报国家送上的“大礼”,用什么来回报?拿什么去回报?这也是一道沉甸甸的问题。(刘冰)